[發明專利]一種市政污泥生態橋生產生物菌肥的制作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011001257.0 | 申請日: | 2020-09-22 |
| 公開(公告)號: | CN114249613A | 公開(公告)日: | 2022-03-29 |
| 發明(設計)人: | 李昊 | 申請(專利權)人: | 劉曉靜 |
| 主分類號: | C05F11/00 | 分類號: | C05F11/00;C05G5/20;C05F15/00;A01G22/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輝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1357 | 代理人: | 何靜 |
| 地址: | 101200 北京***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市政 污泥 生態 生產 生物 菌肥 制作方法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市政污泥生態橋生產生物菌肥的制作方法,具體包括如下步驟:a.準備物料;b.調節物料含水率;c.添加硝化細菌;d.堆放殺菌;e.種植營養植物;f.營養植物收割;g.生物菌肥成型。本發明使用原材料是市政污泥、果園廢棄物、畜禽糞便樹枝和廚余垃圾,能充分利用資源,變廢為寶,減少環境污染,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顯著,對農業可持續發展,農業產業化經營具有較強的推動作用,可有效帶動周邊產業發展,對發展農業和農村經濟,農民增收,調整農業結構都有積極的作用。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肥料制作方法,特別涉及一種市政污泥生態橋生產生物菌肥的制作方法。
背景技術
在我國,長期以來由于受污水處理界“重水輕泥”傾向的影響,污泥處理處置問題一直未得到很好的解決。污泥處理處置處于嚴重滯后狀態,這與我國早期對污泥處置重視不夠有極大關系。在我國現有污水處理行業中有污泥穩定處理設施的還不到1/4,處理工藝和配套設備較為完善的不到1/10,能夠正常運行的為數不多,大部分污水處理廠為了節省資金都盡可能地簡化、甚至忽略污泥處理處置,有的還為了節省運行費用將已建成的污泥處理設施長期閑置,甚至將未做任何處理的濕污泥隨意外運、簡單填埋或堆放,致使許多大城市出現了污泥圍城的現象并已開始向中小城市蔓延,給生態環境帶來了極大的風險和安全隱患。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主要方面:污泥處理率低,工藝不完善、污泥處理技術設備落后、污泥處理管理水平低、污泥處理設計水平低、污泥處理投資低。污泥的處置日益成為問題,它對于保證污水處理廠的良好運行,防止產生新的二次污染,保護環境有著重要的意義。
在果樹種植為主要產業的平谷區,有果園38萬畝,每年產生的樹枝、樹葉等廢棄物能達到20萬噸以上。“廢樹枝開始堆在院子里燒柴火用,太多了就扔地頭兒,再多就干脆往河套里扔。”這是目前農業種植區的普遍現象,這些廢棄枝條燒了會污染空氣,放著容易發生火災,時間長了腐爛之后就成了各種蟲子的溫床,不僅臭氣熏天,還會污染水源。農戶種植的蔬菜等農作物的植株殘體、秸稈每年也能產生17萬余噸的廢棄物,養殖禽畜產生的糞便污水60余萬噸,加上廢氣樹枝,農業生產的廢棄料污染著土壤,也危及到水環境,如果不及時創新治理,這些農業垃圾將導致產生“煙、污、堵、毒”,環境“臟、亂、差、險”等問題。
發明內容
本發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克服現有技術的缺陷,提供一種市政污泥生態橋生產生物菌肥的制作方法。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提供了如下的技術方案:
本發明一種市政污泥生態橋生產生物菌肥的制作方法,具體包括如下步驟:
a.準備物料:收集市政污泥、果園廢棄物、畜禽糞便、廚余垃圾;
b.調節物料含水率:將果園廢棄物晾干后粉碎得到植物粉粒備用,將市政污泥與畜禽糞便和廚余垃圾進行摻混,逐步摻入得到的植物粉粒得到淤泥,調解含水率至40%—50%;
c.添加硝化細菌:將硝化細菌在細菌床中培養完成后,與步驟b中調節好含水率的淤泥進行混合攪拌;
d.堆放殺菌:將步驟c得到的淤泥堆放成塊,之后覆蓋薄膜進行殺菌,同時在此期間每間隔三天進行打孔增加氧氣,完成后得到有機質淤泥;
e.種植營養植物:將步驟d得到的有機質淤泥平鋪在干凈的土地,起攏種植高營養作物;
f.營養植物收割:將步驟e中成熟的營養植物收割后晾干,打碎后加入水制成液體肥,將液體肥施在種植營養作物的淤泥土當中調節營養成分;
g.生物菌肥成型:當步驟f循環三次后將種植的淤泥土進行回收打碎,得到生物菌肥。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劉曉靜,未經劉曉靜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001257.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