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提升黃河故道小麥-玉米輪作區土壤生產力的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011000841.4 | 申請日: | 2020-09-22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075305A | 公開(公告)日: | 2020-12-15 |
| 發明(設計)人: | 顧克軍;顧東祥;張傳輝;許博;張斯梅;吳晶晶;張恒敢 | 申請(專利權)人: | 江蘇省農業科學院 |
| 主分類號: | A01G22/20 | 分類號: | A01G22/20;A01B79/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高沃律師事務所 11569 | 代理人: | 蘇士瑩 |
| 地址: | 210014 江蘇***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提升 黃河 故道 小麥 玉米 輪作 土壤 生產力 方法 | ||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提升黃河故道小麥?玉米輪作區土壤生產力的方法,涉及作物栽培技術領域。本發明采用將秸稈還田與耕作相結合的方法,玉米季免耕,小麥季一年旋耕,下一年耕翻,交替進行,不斷提升黃河故道中低產田基礎地力水平,提高資源利用效率和機械化生產水平,對實現中低產田糧食綜合生產能力提升具有重要的理論與實踐意義,既有利于小麥與玉米增產,又能維持并促進土壤質量的緩慢提升,是黃河故道濱海土壤貧瘠區農業可持續發展的耕作模式。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作物栽培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提升黃河故道小麥-玉米輪作區土壤生產力的方法。
背景技術
江蘇省中低產田主要集中在蘇北,約占全省中低產田總面積的65%,其中黃河故道地區是江蘇省典型的中低產田片區,土壤母質沙性大,平整度差,有機質與全氮含量普遍較低,保水保肥能力弱。
我國中低產田改造一直遵循“分類指導,連片治理”的原則,如針對丘陵地區提出了“蓄、引、提、調和節水灌溉相結合,增肥改土”的治理策略,針對低洼的圩區提出“灌排分開、高低分開、水旱分開,控制內河和地下水位”的“三分開、二控制”治理策略,針對平原地區開展了“深挖溝、形成網、分級控制”的農田溝系建設。上述治理中低產田的原則或方法多以治水整地為中心的工程治理,而對土壤培育、現代機械化栽培及水肥高效利用技術的開發和配套重視不足,已難以適應農村勞動力短缺和規模化生產的需求,使中低產田脆弱的生產能力無法通過生產方式轉變和高技術應用獲得提升,而發達國家養用結合的休閑型地力提升模式不適合我國高復種指數的國情。
前人的研究顯示,秸稈還田后在微生物作用下形成腐殖質,可促進土壤微粒的團聚作用及有機質的積累,增加土壤大團粒的形成,優化土壤結構,改善土壤的儲水保墑性能,而種植飼料油菜、豆科綠肥等對改良土壤的效果也很明顯,可以不同程度提升土壤養分及酶活性,改善養分結構。國內外研究認為,淺耕、免耕只能提高表層土壤有機質含量,但對深層土壤有機質含量影響不大,而傳統翻耕雖能降低土壤容重、有效去除雜草,但長期實施不利于土壤有機碳累積,需高投入(高水高肥)才能維持高產出。上述研究對改良土壤都具有較好的參考價值,但缺乏與典型土壤間的關聯性,對作物周年產量的關注也不足。
發明內容
有鑒于此,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提升黃河故道小麥-玉米輪作區土壤生產力的方法,將秸稈還田與耕作有機融合,不斷提升中低產田基礎地力水平,提高資源利用效率和機械化生產水平,實現中低產田糧食綜合生產能力提升具有重要的理論與實踐意義。
為了實現上述發明目的,本發明提供以下技術方案: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提升黃河故道小麥-玉米輪作區土壤生產力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驟:小麥季時,耕作方式為一年旋耕一年耕翻交替進行;利用復合多功能播種機進行小麥播種,種子的播種量為10~12kg/畝;小麥收獲后秸稈留茬12~15cm,粉碎后均勻撒鋪地面;在小麥的全生育期內,氮磷鉀肥的用量以N、P2O5和K2O計,N、P2O5和K2O的質量比為1:0.5:0.5,其中氮肥的用量為14~18kg/畝;
玉米季時免耕,利用免耕播種機進行玉米播種,種子的播種量為1.5~2.0kg/畝;玉米收獲后秸稈粉碎勻鋪地表;在玉米的全生育期內,畝施復合肥40~50kg、硫酸鋅0.8~1.2kg和尿素20~30kg。
優選的,小麥季時,利用反旋耕機旋耕,旋耕深度為12~15cm。
優選的,小麥季時,利用三鏵犁耕翻,耕翻深度為25~30cm,耕翻后再利用旋耕機旋耕整平。
優選的,小麥季時,小麥的苗量為16~18萬株/畝,播種時播深2.5~3.5cm。
優選的,小麥季時,氮肥中基肥、平衡肥和拔節孕穗肥的質量比為5∶1∶4,基肥隨播種一同施入,平衡肥在越冬-返青期間施入,拔節孕穗肥在葉齡余數2.5葉時施用。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江蘇省農業科學院,未經江蘇省農業科學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000841.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CCD對位真空絲印機
- 下一篇:一種可調式電池包減震保護裝置以及使用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