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消息推送方法、裝置及消息服務系統有效
| 申請號: | 202011000796.2 | 申請日: | 2020-09-22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187903B | 公開(公告)日: | 2022-08-26 |
| 發明(設計)人: | 孫浩;楊波;蔡志陽;楊帥麒;雷準富 | 申請(專利權)人: | 華云工業互聯網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4L67/55 | 分類號: | H04L67/55;H04L67/60;H04L67/141;H04L9/40 |
| 代理公司: | 蘇州友佳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32351 | 代理人: | 儲振 |
| 地址: | 276000 山東省臨沂市臨港經***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消息 推送 方法 裝置 服務 系統 | ||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消息推送方法、裝置及消息服務系統,該消息推送方法,包括:監聽自服務端發出的消息,使用預先加載過濾條件的第一緩存與第二緩存對所述消息分別執行過濾校驗操作與可靠性檢測,以對服務端發出的消息進行篩選,并將篩選出的消息推送至客戶端。通過本發明,使得向客戶端推送的消息能夠根據業務需要在設定時間范圍內向客戶端進行推送,有效地防止了消息被重復推送,并實現了對推送消息的鑒權處理;其次,由于將第一緩存與第二緩存被封裝至消息推送組件,并將消息推送裝置被封裝為微服務且采用分布式消息隊列,能夠實現高內聚低耦合的效果,并使得整個消息服務系統具有更好的擴展性。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消息服務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消息推送方法、裝置及消息服務系統。
背景技術
在云平臺及超融合技術中,通常基于分布式應用架構,而分布式應用架構通常采用消息服務系統。在消息服務系統中,消息系統中間件是消息服務系統的核心組件,其承擔連接管理與消息管理的核心功能。基于WebSocket協議的消息推送機制,實現瀏覽器(或包含瀏覽器的客戶端)與服務端進行全雙工通信(Full-Duplex),以更好地節省服務端的資源和帶寬并達到實時通訊的目的。為支持高并發的訪問請求,通常需要部署數量更多的消息隊列服務器,因此傳統的云平臺或者超融合設備中的消息服務系統存在功能耦合、部署成本過高及資源浪費的問題。
同時,在現有技術中由于服務端與客戶端建立了基于WebSocket協議的全雙工通信,必然會對服務端造成資源及性能上的損耗。此外,由于傳統的消息系統中間件基于公網環境進行傳輸,傳統的消息推送方式可能存在無法確保每個消息都能夠成功地被推送到客戶端或者會導致數據的落盤失敗以及消息的重復消費等諸多缺陷。上述缺陷會直接導致各種在線應用、資金支付操作、郵件重復發送或者發送失敗后無法被郵件發送者所感知等諸多問題。有鑒于此,有必要對現有技術中的消息推送方法及相關技術予以改進,以解決上述問題。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揭示一種消息推送方法、裝置及消息服務系統,用以解決現有技術中對消息推送過程中所存在的諸多缺陷,尤其是為了實現有效地控制對消息推送過程中實施監聽操作,避免原本不需要重發推送的消息被重復推送以及客戶端對消息的重復消費,提高消息推送的可靠性。
為實現上述一個發明目的,本發明提供了一種消息推送方法,包括:
監聽自服務端發出的消息,使用預先加載過濾條件的第一緩存與第二緩存對所述消息分別執行過濾校驗操作與可靠性檢測,以對服務端發出的消息進行篩選,并將篩選出的消息推送至客戶端。
所述服務端發出的消息響應于客戶端發起的訪問請求,監聽自服務端發出的消息,使用預先加載過濾條件的第一緩存與第二緩存對所述消息分別執行過濾校驗操作與可靠性檢測,以對服務端發出的消息進行篩選,并將篩選出的消息推送至客戶端,以響應所述訪問請求。
作為本發明的進一步改進,所述服務端發出的消息為服務端主動發送,監聽自服務端主動發出的消息,使用預先加載過濾條件的第一緩存與第二緩存對所述消息分別執行過濾校驗操作與可靠性檢測,以對服務端發出的消息進行篩選,并將篩選出的消息推送至客戶端。
作為本發明的進一步改進,所述過濾條件在第一緩存與第二緩存接收到自服務端發出的消息之前,還包括:自存儲裝置中預先加載客戶端和/或服務端預先注冊并分別寫入第一緩存與第二緩存的第一消息事件白名單與第二消息事件白名單。
作為本發明的進一步改進,所述過濾條件由第一消息事件白名單和/或第二消息事件白名單定義,所述第一緩存與第二緩存掛載至存儲裝置,并在執行消息推送之前預先自所述存儲裝置中調用預先注冊的第一消息事件白名單與第二消息事件白名單。
作為本發明的進一步改進,所述第一消息事件白名單包含消息標識、消息名稱、消息創建時間或者消息更新時間中的一種或者幾種的任意組合,所述第二消息事件白名單包含在設定時間段內被允許推送的次數。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華云工業互聯網有限公司,未經華云工業互聯網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000796.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