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耐高溫的包裝材料及其制備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011000577.4 | 申請日: | 2020-09-22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172304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1-05 |
| 發明(設計)人: | 王強;王小輝 | 申請(專利權)人: | 蘇州冠福編織袋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32B37/12 | 分類號: | B32B37/12;B32B37/10;B32B27/32;B32B7/12;B32B27/08;B32B27/18;B32B27/30;B32B27/12;B32B27/28;B32B9/02;B32B9/04;C08L23/12;C08L23/10;C08L23/06 |
| 代理公司: | 合肥華利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34170 | 代理人: | 楊春女 |
| 地址: | 215000 江***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耐高溫 包裝材料 及其 制備 方法 | ||
1.一種耐高溫的包裝材料,包括耐磨基層(3),其特征在于:所述耐磨基層(3)外表面粘接固定有抑菌外層(4),所述耐磨基層(3)內側面粘接固定有耐腐蝕層(2),所述耐腐蝕層(2)內側面粘接固定有防水內層(1),所述包裝材料包含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聚丙烯5-15份、淀粉改性聚乙烯10-20份、聚乙烯醇10-15份、聚乳酸10-15份、聚氯乙烯13-18份、聚氨酯樹脂7-12份、竹炭纖維絲7-17份以及純棉纖維絲8-18份。
2.一種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耐高溫的包裝材料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制備步驟:
步驟1,選取聚丙烯5-15份以及淀粉改性聚乙烯10-20份,并將聚丙烯以及淀粉改性聚乙烯,將聚丙烯以及淀粉改性聚乙烯通過共混的方式倒入共混管內,并進行攪拌25min,攪拌速度為250r/min,隨后采用水浴加熱的方式對共混罐內的混合反應液進行加熱,加熱溫度為120℃,加熱時間為55min,同時進行再次攪拌60min,攪拌速度為500r/min,隨后對混合反應液進行沉淀以及抽拉,并將混合反應液倒入玻璃平板上,通過刮膜器進行刮膜,并制得防水內層(1),且對防水內層(1)在室內晾曬24h進行干燥;
步驟2,選取聚乙烯醇10-15份以及聚乳酸10-15份,將聚乙烯醇以及聚乳酸倒入共混罐內,并進行攪拌30min,攪拌速度為300r/min,隨后采用水浴加熱的方式對共混罐進行加熱,加熱溫度為135℃,加熱時間為70min,同時進行再次攪拌70min,攪拌速度為600r/min,隨后對混合反應液進行沉淀以及抽濾,并將混合反應液倒入玻璃平板上,通過刮膜器進行刮膜,并制得耐腐蝕層(2),且對耐腐蝕層(2)在室內晾曬24h進行干燥;
步驟3,選取聚氯乙烯13-18份以及聚氨酯樹脂7-12份,將聚氯乙烯以及聚氨酯樹脂通過共混的方式倒入共混罐內,并進行攪拌45min,攪拌速度為450r/min,隨后采用水浴加熱的方式對共混罐內的混合反應液進行加熱,加熱溫度為145℃,加熱時間為85min,同時進行再次攪拌85min,攪拌速度為800r/min,隨后對混合反應液進行沉淀以及抽濾,并將混合反應液倒入玻璃平板上,且通過刮膜器進行刮膜,并制得耐磨基層(3),且對耐磨基層(3)在室內晾曬24h進行干燥;
步驟4,選取竹炭纖維絲7-17份以及純棉纖維絲8-18份,以竹炭纖維絲作為緯線,以純棉纖維絲作為經線,然后通過經緯編織機對竹炭纖維絲以及純棉纖維絲進行編制,從而制得抑菌外層(4);
步驟5,將防水內層(1)、耐腐蝕層(2)、耐磨基層(3)以及抑菌外層(4)依次堆疊設置在一起,并進行對齊,然后向防水內層(1)、耐腐蝕層(2)、耐磨基層(3)以及抑菌外層(4)之間進行涂抹粘接劑,并通過壓輥對防水內層(1)、耐腐蝕層(2)、耐磨基層(3)以及抑菌外層(4)進行輥壓碾平,壓輥的滾動速度為1.5m/min;
步驟6,將制得的包裝材料放入裁切機內進行切邊,然后對裁切好的包裝材料進行收卷,并放入聚乙烯塑料袋內進行保存。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耐高溫的包裝材料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淀粉改性聚乙烯由玉米淀粉經過氧化劑進行氧化改性生成雙醛淀粉,并將雙醛淀粉與與聚乙烯經過共混制得。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耐高溫的包裝材料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氧化劑為一種高碘酸氧化劑。
5.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耐高溫的包裝材料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粘接劑為一種聚甲基丙烯酸水性粘和劑。
6.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耐高溫的包裝材料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裁切機為一種DG-500薄膜自動裁切機。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蘇州冠福編織袋有限公司,未經蘇州冠福編織袋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000577.4/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