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煤層頂板或底板含水層富水性綜合評價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2011000244.1 | 申請日: | 2020-09-22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132454B | 公開(公告)日: | 2023-09-01 |
| 發明(設計)人: | 喬偉;程香港;趙世隆;方恒智;孟強強;王志文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礦業大學 |
| 主分類號: | G06Q10/0637 | 分類號: | G06Q10/0637;G06Q50/02;G06F16/29 |
| 代理公司: | 南京經緯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周敏 |
| 地址: | 221116 ***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煤層 頂板 底板 含水層 水性 綜合 評價 方法 | ||
1.一種煤層頂板或底板含水層富水性綜合評價方法,其特征在于,具體步驟如下:
(1)根據礦井地質資料,采集煤層頂板或底板含水層范圍內的巖樣,將巖樣按照巖性進行分組,測試各組巖樣的孔隙度,并根據不同巖性的孔隙度的比值計算等價含水層厚度;等價含水層厚度的計算公式為:
式中,M為等價含水層厚度,ni為i巖性的巖層平均孔隙度,n0為基準孔隙度,mi為i巖性的巖層厚度;
(2)根據礦井水文資料中關于抽水試驗相關數據,計算擬合各鉆孔抽水試驗的Q-S曲線,再換算統一口徑單位涌水量;
(3)針對煤層頂板或底板含水層,進行地球物理探測,提取各鉆孔位置的電導率數據;
(4)根據礦井地質資料中的研究區構造綱要圖,基于分形理論,計算研究區構造容量維;
(5)利用層次分析法和熵權法,綜合計算各評價指標的權重常數,即等價含水層厚度、統一口徑單位涌水量、研究區構造容量維和頂板或底板含水層電導率值的權重常數;
(6)將標準化后的各評價指標及其權重常數代入公式(2)計算,并繪制富水性分區圖;
f=w1T1+w2T2+w3T3+w4T4????(2)
其中:f為富水性指數;T1為歸一化后的等價含水層厚度;T2為歸一化后的統一口徑單位涌水量;T3為歸一化后的研究區構造容量維;T4為歸一化后的頂板或底板含水層電導率值;w1為等價含水層厚度的綜合權重常數;w2為統一口徑單位涌水量的綜合權重常數;w3為研究區構造容量維的綜合權重常數;w4為頂板或底板含水層電導率值的綜合權重常數。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煤層頂板或底板含水層富水性綜合評價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1)中的礦井地質資料包括:頂板或底板含水層巖性、巖層厚度、煤層厚度、研究區構造綱要圖。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煤層頂板或底板含水層富水性綜合評價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2)中統一口徑單位涌水量的換算依據是:根據2018版《煤礦防治水細則》附錄一中規定鉆孔單位涌水量以口徑91mm,抽水水位降深10m為準,若口徑、降深與上述不符時,應當進行換算。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煤層頂板或底板含水層富水性綜合評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5)中各評價指標權重常數綜合計算方法為:采用層次分析法,根據1-9標度法,通過現場工作技術人員和防治水領域專家打分的方式,構建判別矩陣,得到權重常數1;采用熵權法,通過各指標的變異系數,計算各指標的熵,得到權重常數2;取權重常數1和權重常數2的平均值,為綜合權重常數。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煤層頂板或底板含水層富水性綜合評價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6)中采用公式(1)進行各評價指標的標準化:
式中,xN為指標歸一化后的值,x為指標初始值,min?x為指標最小值,max?x為指標最大值。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煤層頂板或底板含水層富水性綜合評價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6)中繪制富水性分區圖將頂板或底板含水層富水性分成相對弱富水區、相對中富水區、相對較強富水區和相對強富水區4個等級區域,其中富水性分區的閾值采用Jenks自然斷點法或者等間距法。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礦業大學,未經中國礦業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000244.1/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同類專利
- 專利分類
G06Q 專門適用于行政、商業、金融、管理、監督或預測目的的數據處理系統或方法;其他類目不包含的專門適用于行政、商業、金融、管理、監督或預測目的的處理系統或方法
G06Q10-00 行政;管理
G06Q10-02 .預定,例如用于門票、服務或事件的
G06Q10-04 .預測或優化,例如線性規劃、“旅行商問題”或“下料問題”
G06Q10-06 .資源、工作流、人員或項目管理,例如組織、規劃、調度或分配時間、人員或機器資源;企業規劃;組織模型
G06Q10-08 .物流,例如倉儲、裝貨、配送或運輸;存貨或庫存管理,例如訂貨、采購或平衡訂單
G06Q10-10 .辦公自動化,例如電子郵件或群件的計算機輔助管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