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抗病毒抗菌氨綸纖維及其應用在審
| 申請號: | 202010998047.7 | 申請日: | 2020-09-21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323176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2-05 |
| 發明(設計)人: | 張斌;王建偉;商成杰 | 申請(專利權)人: | 連云港杜鐘新奧神氨綸有限公司;北京潔爾爽高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D01F6/94 | 分類號: | D01F6/94;D01F1/10 |
| 代理公司: | 上海微策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31333 | 代理人: | 李萍 |
| 地址: | 222000 江蘇省連云***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抗病毒 抗菌 纖維 及其 應用 | ||
1.一種抗病毒抗菌氨綸纖維,其特征在于,包括氨綸纖維和抗病毒抗菌化合物。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抗病毒抗菌氨綸纖維,其特征在于,所述抗病毒抗菌化合物選自取代基嘧啶化合物、取代基吡啶化合物、取代基吡咯化合物、取代基異噻唑啉酮、取代基咪唑啉化合物、苯并異噻唑啉酮化合物、雙胍化合物、單胍化合物、苯并惡唑衍生物、苯并噻唑衍生物、噻二唑衍生物、苯并咪唑衍生物、噻吩衍生物、喹啉衍生物、吡咯烷酮衍生物、咪唑烷基脲衍生物、1-羥基-2-吡啶硫酮、2-(4’-噻唑基)苯并咪唑、2,4,4’-三氯-2’-羥基二苯醚、三氯卡班和3-碘代丙炔基氨基甲酸丁酯中的至少一種。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抗病毒抗菌氨綸纖維,其特征在于,所述抗病毒抗菌化合物為1-羥基-2-吡啶硫酮、2-(4’-噻唑基)苯并咪唑、3-碘代丙炔基氨基甲酸丁酯的混合物。
4.根據權利要求1-3中任一項所述的抗病毒抗菌氨綸纖維,其特征在于,所述抗病毒抗菌化合物制備成微膠囊狀。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抗病毒抗菌氨綸纖維,其特征在于,所述微膠囊為納米級微膠囊。
6.一種根據權利要求1-3中任一項所述的抗病毒抗菌氨綸纖維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至少包括以下步驟:
(1)將抗病毒抗菌化合物加入到氨綸紡絲溶液中,并攪拌得到混合溶液A;
(2)將混合溶液A進行噴絲、牽伸、上油劑、成型,即得到抗病毒抗菌氨綸纖維。
7.一種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抗病毒抗菌氨綸纖維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至少包括以下步驟:
(1)將微膠囊加入到氨綸紡絲溶液中,并攪拌得到混合溶液A;
(2)將混合溶液A進行噴絲、牽伸、上油劑、成型,即得到抗病毒抗菌氨綸纖維。
8.一種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抗病毒抗菌氨綸纖維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至少包括以下步驟:
(1)將納米級微膠囊加入到氨綸紡絲溶液中,并攪拌得到混合溶液A;
(2)將混合溶液A進行噴絲、牽伸、上油劑、成型即得到抗病毒抗菌氨綸纖維。
9.一種根據權利要求1-5中任一項所述的抗病毒抗菌氨綸纖維的應用,其特征在于,其應用于織物、紡織品、衛生用品、醫用材料、過濾材料、口罩、頭罩、防護服、服裝、服飾、鞋襪、合成革、面膜、床品、毛巾、襪子、地毯、家用紡織品、空氣過濾材料、無紡布制品、衛生巾、濕巾、尿不濕和護墊產品上。
10.一種根據權利要求1-5中任一項所述的抗病毒抗菌氨綸纖維的應用,其特征在于,其應用于抗微生物消臭產品上。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連云港杜鐘新奧神氨綸有限公司;北京潔爾爽高科技有限公司,未經連云港杜鐘新奧神氨綸有限公司;北京潔爾爽高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998047.7/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用于相干檢測的光纖信息泄密裝置及方法
- 下一篇:一種移動反擊式破碎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