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智能穿戴設備及用于智能穿戴設備的透明天線有效
| 申請號: | 202010988140.X | 申請日: | 2020-09-18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201946B | 公開(公告)日: | 2023-01-10 |
| 發明(設計)人: | 唐根初;馮春楠;吳忠良;陳祿祿 | 申請(專利權)人: | 安徽精卓光顯技術有限責任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1Q1/38 | 分類號: | H01Q1/38;H01Q1/36;H01Q1/00;H01Q1/24 |
| 代理公司: | 廣州德科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44381 | 代理人: | 萬振雄;林玉旋 |
| 地址: | 231323 安徽省六*** | 國省代碼: | 安徽;3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智能 穿戴 設備 用于 透明 天線 | ||
本發明涉及穿戴裝置技術領域,具體公開了一種智能穿戴設備及用于智能穿戴設備的透明天線。透明天線包括:天線主體層,包括微型金屬網和透明基材,微型金屬網通過線寬為微米或納米級的金屬材料壓設于透明基材上形成,以使天線主體層具有透明屬性;天線主體層為盤狀結構,盤狀結構包括中心區域以及C形區域,中心區域以及C形區域設置有非天線導體部,盤狀結構除去中心區域以及C形區域以外的區域設置有天線導體部。由于天線主體層具有透明屬性,可以將該天線主體層安裝在穿戴設備的屏幕上方,安裝好之后的天線主體層具有更大的信號接收和發射空間,有效提高了透明天線的效率,并能夠提升對應的智能穿戴設備的無線性能。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穿戴裝置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智能穿戴設備及用于智能穿戴設備的透明天線。
背景技術
隨著消費升級及人工智能(AI)、虛擬現實(VR)、擴增現實(AR)等技術的逐漸普及,智能穿戴設備已從過去的單一功能邁向多功能,同時具有更加便攜、實用等特點。智能穿戴設備在醫療保健、導航、社交網絡、商務和媒體等許多領域有眾多可開發應用,并能通過不同場景的應用給未來生活帶來改變。
目前市場上的智能穿戴產品形態各異,主要包括智能眼鏡、智能手表、智能手環、意念控制、健康穿戴、體感控制、物品追蹤等。其中,產品功能方面,互聯(近距離無線通訊技術、Wifi、藍牙、無線)、人機接口(語音、體感)、傳感(骨傳感、人臉識別、地理定位、各類傳感器)是該類產品必不可少的通訊功能。在設置通訊模塊時,通常需要設置天線,而相關智能穿戴設備由于其體積小,需要實現的功能很多,且內部空間非常有限,從而限制了穿戴設備中的天線的性能。
發明內容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智能穿戴設備及用于智能穿戴設備的透明天線,該用于智能穿戴設備的透明天線可以安裝在智能穿戴設備的屏幕上方,能夠達到充分利用設備物理空間、提升透明天線性能的目的,且安裝好該透明天線后,屏幕的性能不受限制和影響。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實施例公開了一種用于智能穿戴設備的透明天線,包括:
天線主體層,所述天線主體層包括微型金屬網和透明基材,所述微型金屬網通過線寬為微米或納米級的金屬材料設于所述透明基材上形成,以使所述天線主體層具有透明屬性;
所述天線主體層為盤狀結構,所述盤狀結構包括中心區域以及C形區域,所述C形區域圍設在所述中心區域外周并與所述中心區域間隔設置,所述中心區域以及所述C形區域設置有非天線導體部,所述盤狀結構除去所述中心區域以及所述C形區域以外的區域設置有天線導體部,且所述天線導體部和所述非天線導體部均由所述微型金屬網構成。
由于本發明中的天線主體層包括微型金屬網和透明基材,且該微型金屬網通過微米級或者是納米級的金屬材料設于透明基材上凝固形成,從而使得該天線主體層具有透明屬性。由于天線主體層具有透明屬性,因此,在實際安裝時,可以將該天線主體層安裝在穿戴設備的屏幕上方而不會影響屏幕的顯示和觸控等功能。天線主體層能夠充分利用智能穿戴設備屏幕上方的空間且不會影響屏幕的性能,安裝好之后的天線主體層具有更大的信號接收和發射空間,有效提高了透明天線的效率,并能夠提升對應的智能穿戴設備的無線性能。此外,本發明將天線導體部采用環形設置方式,有效避開了智能穿戴設備的屏幕觸控區域,使得屏幕能夠將觸控和顯示有效的結合在一起。
作為一種可選的實施方式,在本發明的實施例中,所述微型金屬網采用銀漿、銅漿或汞漿中的一種或多種制作而成,結構簡單,便于實現。
作為一種可選的實施方式,在本發明的實施例中,所述微型金屬網包括多個微型網格,所述微型網格包括多邊形網格、圓形網格或橢圓形網格,結構簡單,便于實現。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安徽精卓光顯技術有限責任公司,未經安徽精卓光顯技術有限責任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988140.X/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