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利用干燥氣體實現戰斗部彈身參數可調的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2010984830.8 | 申請日: | 2020-09-18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254588B | 公開(公告)日: | 2022-08-19 |
| 發明(設計)人: | 蔣忠亮;許志峰;賈林 | 申請(專利權)人: | 西安近代化學研究所 |
| 主分類號: | F42B12/46 | 分類號: | F42B12/46;F42B12/52;F42B12/76 |
| 代理公司: | 西安恒泰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 61216 | 代理人: | 李鄭建 |
| 地址: | 710065 陜西*** | 國省代碼: | 陜西;6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利用 干燥 氣體 實現 戰斗 部彈身 參數 可調 裝置 | ||
本發明公開了利用干燥氣體實現戰斗部彈身參數可調的裝置,包括配合左端加氣管3和右端加氣管4的干燥設備及流量計,環形隔層2為第二圓筒體,環形隔層2的第二圓筒體為回轉體,環形隔層2的第二圓筒體的外側面為第二外圓柱面;本發明在液相裝藥戰斗部殼體內部加入環形隔層,環形隔層內部加入壓縮含能氣體燃料,通過調節含能氣體燃料的密度,調節含能氣體燃料的質量,彌補戰斗部質量的誤差,使戰斗部質量質心均在要求范圍以內。含能氣體燃料參與拋撒形成活性云團,提高戰斗部的爆轟效果。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戰斗部殼體技術領域,涉及一種液相裝藥戰斗部殼體,特別涉及利用干燥氣體實現戰斗部彈身參數可調的裝置。
背景技術
液相裝藥戰斗部內部裝填高能液相燃料,通過炸藥爆炸拋撒驅動作用,高能燃料被拋撒到空氣中,高能燃料霧化并與空氣混合,形成大范圍的活性云團,再經炸藥二次起爆,活性云團產生體爆轟,釋放出強烈的沖擊波,沖擊波威力超過多倍質量TNT的爆炸威力,是威力最大的非核武器之一。液相裝藥戰斗部內部裝填的高能液相燃料為流體。
戰斗部在武器平臺上應用時,對戰斗部的質量質心有著嚴格的要求,尤其高精度制導武器平臺,對戰斗部質量質心要求更為苛刻(質量±2kg以內,質心±5mm以內),一旦質量質心超出允許的范圍,將導致制導精度降低,戰斗部的飛行偏離預計軌道,遠離攻擊目標,無法達到對目標的毀傷結果。
劉家驄等人在文獻“殼體材料和壁厚對云爆戰斗部爆炸波威力的影響”(含能材料,2002年,第12卷第Z2期384頁)中報道:液相裝藥戰斗部殼體越厚,消耗拋撒炸藥的能量也越多,拋撒范圍越小,體爆轟的沖擊波壓力越小。通常,為了不影響拋撒范圍,液相裝藥戰斗部設計為薄壁殼體結構,內部帶有中心拋撒炸藥。按照國內機械加工的能力,直徑1米長度2米左右的薄壁殼體的壁厚尺寸公差范圍為±0.3mm以內。液相裝藥戰斗部的殼體尺寸取下限與取上限相比,質量相差約6kg,超出了武器平臺對戰斗部的質量允許的誤差范圍。
為了使戰斗部質量質心達到要求的范圍以內,通常采用兩種方法,增加配重塊或調整裝藥質量。增加配重塊即在戰斗部前后端增加固體配重塊,通過調節配重塊的質量來彌補戰斗部質量的誤差,最終使得戰斗部總質量在要求范圍以內;調整裝藥量即在戰斗部裝填完液相燃料以后,稱量總重量,超重則取出液相燃料,重量不足則再加入液相燃料,直至戰斗部總重量在要求范圍以內。
使用配重塊調節液相裝藥戰斗部的質量,有如下幾個問題:
(1)對于液相裝藥戰斗部而言,配重塊的重量為呆重,對戰斗部發揮爆炸威力不起任何作用,反而浪費戰斗部系統的質量,降低戰斗部的威力。
(2)配重塊在液相戰斗部兩端,對液相戰斗部拋撒后燃料形成云團起阻礙作用,影響云團最終形狀,最終影響戰斗部的威力。
(3)戰斗部在武器平臺上應用時,前后端為制導艙和發射艙,配重塊占用前后艙的空間,影響前后艙發揮作用。
通過調整裝液相燃料裝藥量調節液相裝藥戰斗部的質量,有如下幾個問題:
(4)通過調整液相燃料質量使戰斗部總質量達到目標,勢必液相燃料無法完全填滿戰斗部內部空間,戰斗部內部的液相燃料若裝不滿,液相燃料在戰斗部殼體里可以前后移動,在戰斗部飛行過程中,液相燃料前后運動過程中受到殼體的沖擊,容易形成熱點,引起早炸。
發明內容
為了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和缺陷,本發明提供利用干燥氣體實現戰斗部彈身參數可調的裝置,在液相裝藥戰斗部殼體內部加入環形隔層,環形隔層內部加入壓縮含能氣體燃料,通過調節含能氣體燃料的密度,調節含能氣體燃料的質量,彌補戰斗部質量的誤差。含能氣體燃料參與拋撒形成活性云團,提高戰斗部的爆轟效果。
本發明提供的利用干燥氣體實現戰斗部彈身參數可調的裝置,包括戰斗部殼體1,其特征在于,還包括環形隔層2、左端加氣管3、右端加氣管4、壓縮活性氣體5、擋塊6、以及配合左端加氣管3和右端加氣管4的干燥設備及流量計;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西安近代化學研究所,未經西安近代化學研究所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984830.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