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海綿城市大小雨水分流排放裝置及其施工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2010983685.1 | 申請日: | 2020-09-17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160399B | 公開(公告)日: | 2022-03-15 |
| 發明(設計)人: | 陳鎮藩;陳江柱;黃燦麗 | 申請(專利權)人: | 深圳市粵鵬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E03F5/04 | 分類號: | E03F5/04;E03F5/06;E03F7/02;E03F5/042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518000 廣東省深圳市寶安區新***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海綿 城市 大小 雨水 分流 排放 裝置 及其 施工 方法 | ||
本申請涉及一種海綿城市大小雨水分流排放裝置及其施工方法,屬于海綿城市雨水排放技術領域。其包括分流井、設置于分流井內的分流裝置、污水接收槽和滲液槽,分流裝置包括安裝筒、彈性恢復組件、污水接收盒、導流蓋、分隔板和滲液盒,安裝筒包括上管、下筒和連接兩者的連接桿,污水接收盒滑移安裝于下筒內并通過連接軟管與污水接收槽連接,彈性恢復組件設置于下筒內,分隔板設置于上管的下部,分隔板開設泄水孔,導流蓋位于分隔板上方并隨污水接收盒上下滑移,且污水接收盒的盒底和下筒的筒底均設置有磁體,滲液盒位于下筒一側并通過滲液管與滲液槽連通。本申請具有初期雨水和中后期雨水分流排放,且中后期雨水部分排入地下的優點。
技術領域
本申請涉及海綿城市雨水排放的技術領域,尤其是涉及一種海綿城市大小雨水分流排放裝置及其施工方法。
背景技術
海綿城市,是新一代城市雨洪管理概念,是指城市能夠像海綿一樣,在適應環境變化和應對雨水帶來的自然災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彈性,也可稱之為“水彈性城市”,下雨時吸水、蓄水、滲水、凈水,需要時將蓄存的水釋放并加以利用,實現雨水在城市中自由遷移。
現有的海綿城市雨水分流式排放裝置把下雨時的雨水收集排放,導致雨水難以滲透到地下,進而導致地下水位下降,容易導致地面沉降,進而影響到地面上的建筑,同時初期雨水溶解了空氣中的大量酸性氣體、汽車尾氣、工廠廢氣等污染性氣體,降落地面后,又由于沖刷屋面、瀝青混凝土道路等,使得初期雨水中含有大量的污染物質,初期雨水的污染程度較高,甚至超出普通城市污水的污染程度,這樣的雨水不適合直接排放,需要進行污水處理,再排放。
針對上述中的相關技術,發明人認為需要設計用于把初期的少量雨水和中后期的雨水進行分流排放,且中后期的雨水部分可以排入地下的分流排放裝置。
發明內容
為了對初期的少量雨水和中后期的雨水進行分流排放,且中后期的雨水部分可以排入地下,本申請提供一種海綿城市大小雨水分流排放裝置及其施工方法。
本申請提供的一種海綿城市大小雨水分流排放裝置及其施工方法采用如下的技術方案:
第一方面,本申請提供一種海綿城市大小雨水分流排放裝置,采用如下的技術方案:
一種海綿城市大小雨水分流排放裝置,包括分流井和設置于分流井內的分流裝置,所述分流井一側設置有污水接收槽和滲液槽,所述分流裝置包括安裝筒、彈性恢復組件、污水接收盒、導流蓋、分隔板和滲液盒,所述安裝筒固定于所述分流井內,所述安裝筒從上到下依次包括上管、連接桿和下筒,所述污水接收盒滑移安裝于所述下筒內,所述污水接收盒的盒底通過連接軟管與污水接收槽連接,所述彈性恢復組件設置于所述下筒內,且彈性恢復組件在污水接收盒的重力變化下帶動污水接收盒上下滑移,所述分隔板設置于所述上管的下部,所述分隔板同軸開設有泄水孔,且所述分隔板內圈向下傾斜設置,所述連接桿一端與所述分隔板固定,所述連接桿另一端與所述下筒側壁固定,所述連接桿有若干,若干所述連接桿沿所述下筒周向間隔設置,所述導流蓋設置于所述污水接收盒上方并隨所述污水接收盒上下滑移,且所述污水接收盒的盒底和所述下筒的筒底均設置有磁體,所述滲液盒設置于所述下筒一側,所述滲液盒通過一根滲液管與所述滲液槽連通。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深圳市粵鵬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未經深圳市粵鵬建筑工程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983685.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