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紡織用紡織機紡織塵收集裝置在審
| 申請號: | 202010983443.2 | 申請日: | 2020-09-18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195549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1-08 |
| 發明(設計)人: | 王和 | 申請(專利權)人: | 蕪湖騰飛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D03J1/00 | 分類號: | D03J1/00;D06G1/00;B01D46/10 |
| 代理公司: | 無錫風創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特殊普通合伙) 32461 | 代理人: | 劉永凡 |
| 地址: | 241000 安*** | 國省代碼: | 安徽;3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紡織 紡織機 收集 裝置 | ||
本發明提供一種紡織用紡織機紡織塵收集裝置,涉及紡織機技術領域,解決了現有的紡織機受限于纖維灰塵會與布體相互糾纏,因此在當纖維灰塵與布體纏繞時則無法進行有效的灰塵清理工作的問題,所述透視取灰機構軸接在灰艙右端位置,灰艙中的防靜電金屬主體安裝在布料的正上方位置,使得防塵罩與布料之間存在著一定的間隙,該設計可在當經吸灰口向防靜電金屬主體內側進灰時對灰塵起到一定的限位作用,以達到防止灰塵四處飛濺的目的,且在使用時需手動調整導向螺栓使刮板的錐面與布料的表面進行貼合,貼合完成后即可對布料的表面進行有效的刮除操作,該設計可將布料表面所附著的灰塵進行有效的收集操作,可有效的提高工作效率及增加清理效果。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紡織機技術領域,更具體地說,特別涉及一種紡織用紡織機紡織塵收集裝置。
背景技術
紡織機,又叫紡機、織機、棉紡機等,古代的紡織機是依靠人力帶動的織布機。紡織機就是把線、絲、麻等原材料加工成絲線后織成布料的工具全稱。象紡墜、紡車、錠子、踏板織布機,還有現代機械織布機、現代數控自動織布機等。古今紡織工藝流程和設備的發展都是因應紡織原料而設計的,因此,原料在紡織技術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古代世界各國用于紡織的纖維均為天然纖維,一般是(毛、麻、棉)三種短纖維,而紡織機在生產過程中會產生大量的纖維灰塵,當纖維灰塵積攢到一定程度時會對操作人員的身體造成傷害。
例如申請號:CN201910263787.3,本發明公開了一種紡織用紡織機紡織塵收集裝置,涉及紡織機械技術領域,包括底座,底座的頂部兩端均固定連接有安裝架,安裝架的內部活動連接有傳動軸,傳動軸的頂端貫穿安裝架并固定連接有轉向盤,安裝架的一側兩端均開設有安裝槽,安裝槽內設有滑塊,滑塊的中部與傳動軸連接,滑塊的一端貫穿安裝槽并設有支撐臂。本發明通過將紡織布料設置在兩個吸塵輥之間,能夠達到全面的吸塵效果,保證吸塵效率,通過傳動軸、轉向盤和滑塊之間的配合設置,能夠調節上下兩個吸塵輥之間的距離,方便使裝置適用于各種厚度不同的紡織布料,達到了多功能的效果。
基于上述專利的檢索,以及結合現有技術中的設備發現,上述設備在應用時,雖然可以進行將紡織機在工作生產時所產生的灰塵進行收集,但受限于纖維灰塵會與布體相互糾纏,因此在當纖維灰塵與布體纏繞時則無法進行有效的灰塵清理工作。
發明內容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提供一種紡織用紡織機紡織塵收集裝置,以解決現有的紡織機受限于纖維灰塵會與布體相互糾纏,因此在當纖維灰塵與布體纏繞時則無法進行有效的灰塵清理工作的問題。
本發明一種紡織用紡織機紡織塵收集裝置的目的與功效,由以下具體技術手段所達成:
一種紡織用紡織機紡織塵收集裝置,包括透視取灰機構、鏟灰機構、阻灰機構、吸塵機構、阻板,所述透視取灰機構軸接在灰艙右端位置;所述鏟灰機構軸接在灰艙的下方左側位置;所述阻灰機構轉動連接在灰艙的內部位置;所述鏟灰機構包括有導板、導向螺栓、角度軸和刮板,所述導板共設有兩處,且兩處所述導板的內部上側均擰接有導向螺栓,所述刮板通過角度軸轉動連接在兩處導板的內側位置,且所述刮板可繞角度軸旋轉360°,安裝狀態下兩處所述導板分別通過導向螺栓擰接在防靜電金屬主體的前后兩側位置;所述吸塵機構通過驅動機構固定連接在灰艙的內部上側位置;所述阻板固定連接在灰艙的內部位置,且所述阻板的右側插接有集灰斗。
進一步的,所述灰艙包括有防靜電金屬主體、吸灰口和防塵罩,所述防靜電金屬主體的底端左側位置開設有吸灰口,所述防塵罩為三面環繞設計,且所述防塵罩固定連接在灰艙的底端左側開口處位置;
進一步的,所述透視取灰機構包括有倉門、玻璃窗、轉軸和把手,所述倉門的內部嵌入有玻璃窗,且所述倉門的底端軸接有轉軸,所述把手固定連接在倉門的右端頂側位置,安裝狀態下所述倉門通過轉軸軸接在防靜電金屬主體的右端開口處位置;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蕪湖騰飛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未經蕪湖騰飛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983443.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土壤中乙醇胺類化合物的檢測方法
- 下一篇:一種組合式電子元件及其保護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