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明專利]一種便攜梳刷式小粒咖啡收獲機在審
| 申請?zhí)枺?/td> | 202010983136.4 | 申請日: | 2020-09-18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205166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1-12 |
| 發(fā)明(設計)人: | 蘇微;洪方偉;王劍;于飛 | 申請(專利權)人: | 昆明理工大學 |
| 主分類號: | A01D46/06 | 分類號: | A01D46/06;A01D46/26 |
| 代理公司: | 北京隆達恒晟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899 | 代理人: | 楊青 |
| 地址: | 650093 云南*** | 國省代碼: | 云南;5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便攜 梳刷式 小粒 咖啡 收獲 | ||
1.一種便攜梳刷式小粒咖啡收獲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便攜梳刷式小粒咖啡收獲機包括集果槽(1)、振動裝置(2)、轉軸(3)、梳刷(4)、手柄(6),所述的集果槽(1)的一端安裝有振動裝置(2),振動裝置(2)上設置有一個手柄(6),集果槽(1)兩端壁上通過軸承安裝有一根轉軸(3),轉轉軸(3)上等間距均勻的設置有呈圓周排列的梳刷(4)。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便攜梳刷式小粒咖啡收獲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集果槽(1)的另一端安裝有旋轉電機(5),軸(3)通過聯軸器與旋轉電機(5)的驅動軸連接。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種便攜梳刷式小粒咖啡收獲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集果槽(1)的底部開設有一個通孔,該通孔與收集軟管(7)連接,收集軟管(7)的出果端與集果箱(8)連接,集果箱(8)的內腔與風機(9)的進氣口連通,風機(9)的葉輪轉軸與電機(10)的驅動軸連接。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便攜梳刷式小粒咖啡收獲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集果箱(8)與電機(10)安裝在行走機構上。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一種便攜梳刷式小粒咖啡收獲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行走機構包括底板(11)、汽油發(fā)電機(12)、行走輪(13)、帶輪傳動機構Ⅰ(14)、萬向輪(15)、手動固定桿(16),所述的集果箱(8)與電機(10)固定安裝在底板(11)上,底板(11)的前端底部通過一根輪軸安裝有一對行走輪(13),底板(11)的后端底部安裝有一對萬向輪(15),底板(11)上固定安裝有汽油發(fā)電機(12),汽油發(fā)電機(12)的驅動軸通過帶輪傳動機構Ⅰ(14)與兩個行走輪(13)的輪軸連接,底板(11)的后端安裝有一根手動固定桿(16)。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一種便攜梳刷式小粒咖啡收獲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手動固定桿(16)包括套管(161)與拉桿(162),套管(161)安裝在底板(11)上,拉桿(162)安裝在套管(161)內,拉桿(162)的下端為尖端,拉桿(162)的上端設置有一個握把(163)。
7.根據權利要求3-5任意一項所述的一種便攜梳刷式小粒咖啡收獲機,其特征在于:集果箱(8)內設置有一塊傾斜隔板(17)與一塊豎直隔板(18),傾斜隔板(17)位于豎直隔板(18)的頂部,傾斜隔板(17)與豎直隔板(18)組成的整體將集果箱(8)的內腔分隔成集塵腔(19)與集果腔(20),集塵腔(19)與集果腔(20)的上部連通,集塵腔(19)與風機(9)的進氣口連通,集塵腔(19)與集果腔(20)下部分別設置有集塵抽屜(21)與集果抽屜(22)。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一種便攜梳刷式小粒咖啡收獲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集果腔(20)的中部內壁上通過軸承安裝有一根旋轉軸(23),旋轉軸(23)上沿圓周方向均勻的安裝有旋轉緩沖板(24)。
9.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一種便攜梳刷式小粒咖啡收獲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集塵腔(19)與風機(9)的進氣口連通口處設置放置灰塵進入風機(9)的防塵隔離網(25)。
10.根據權利要求1-2、4-6、8-9任意一項所述的一種便攜梳刷式小粒咖啡收獲機,其特征在于:振動裝置(2)包括振動電機(2-1)、電機齒輪(2-2)、傳動齒輪(2-3)、傳動軸(2-4)、帶輪傳動機構Ⅱ(2-5)、帶輪傳動機構Ⅲ(2-6)、左傳動軸(2-7)、右傳動軸(2-8)、左凸輪(2-9)、右凸輪(2-10)、機殼(2-11)、振動架(2-12),所述的機殼(2-11)與集果槽(1)固定連接,手柄(6)設置在機殼(2-11)上,振動電機(2-1)與振動架(2-12)均固定安裝在機殼(2-11)內,振動電機(2-1)的驅動軸上安裝有電機齒輪(2-2),振動架(2-12)上通過軸承安裝有傳動軸(2-4),電機齒輪(2-2)與安裝在傳動軸(2-4)上的傳動齒輪(2-3)嚙合,振動架(2-12)的左右兩側分別通過軸承安裝有左傳動軸(2-7)、右傳動軸(2-8),左傳動軸(2-7)、右傳動軸(2-8)上分別安裝有左凸輪(2-9)、右凸輪(2-10),左傳動軸(2-7)通過帶輪傳動機構Ⅲ(2-6)與傳動軸(2-4)連接,右傳動軸(2-8)通過帶輪傳動機構Ⅱ(2-5)與傳動軸(2-4)連接。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昆明理工大學,未經昆明理工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983136.4/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