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用于制備氮化鈾的流化床裝置及其使用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2010980911.0 | 申請日: | 2020-09-17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044365B | 公開(公告)日: | 2022-07-08 |
| 發明(設計)人: | 孫永菊;梅華平;李桃生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科學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 |
| 主分類號: | B01J8/26 | 分類號: | B01J8/26;B01F33/80;B01D53/68;B01D53/58;B01D53/18;B01D53/30;C01B21/06;G21C3/58 |
| 代理公司: | 合肥興東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34148 | 代理人: | 朱波 |
| 地址: | 230031 *** | 國省代碼: | 安徽;3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用于 制備 氮化 流化床 裝置 及其 使用方法 | ||
1.一種用于制備氮化鈾的流化床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氣體系統(1)、混料系統(2)、低溫流化床(3)、高溫流化床(4)、尾氣處理裝置(5)以及吸收塔(6);所述氣體系統(1)與低溫流化床(3)、高溫流化床(4)分別連接,所述混料系統(2)與低溫流化床(3)連接,所述低溫流化床(3)與高溫流化床(4)連接,所述低溫流化床(3)、高溫流化床(4)分別與尾氣處理裝置(5)連接,尾氣處理裝置(5)與吸收塔(6)連接;
其中,所述氣體系統(1)包括Ar及Ar、NH3、 N2、H2組合氣體,所述氣體系統(1)用于向低溫流化床通入Ar, 向高溫流化床(4)通入Ar、NH3、 N2、H2組合氣體;所述低溫流化床(3)的反應溫度為20-125 ℃,高溫流化床(4)的反應溫度為700-1000 ℃;
所述尾氣處理裝置(5)為一體式容器結構,在氣體流動方向上依次包括尾氣進氣口(50)、除塵板塊(51)、氟化氫吸收板塊(52)、氨氣吸收板塊(53)以及尾氣出氣口(54);
所述混料系統(2)為具有球磨功能的容器,內部包括摩爾比1:4~1:8比例的UO2與NH4HF2原料或摩爾比1:12~1:24比例的U3O8與NH4HF2原料。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制備氮化鈾的流化床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低溫流化床(3)包括第一容器本體(30)、第一下法蘭(31)、第一下網欄(32)、第一加熱裝置(33)、第一控溫傳感器(34)、第一進料口(35)、第一出料口(36)、第一上網欄(37)、第一上法蘭(38),所述第一容器本體(30)上下兩端分別接有第一上法蘭(38)、第一下法蘭(31),所述第一上法蘭(38)、第一下法蘭(31)上分別設有第一出氣口(380)以及第一進氣口(310),所述第一下法蘭(31)內設有氣腔,所述第一容器本體(30)為聚四氟乙烯內襯(39),所述第一容器本體(30)上設有第一加熱裝置(33)以及第一溫控傳感器(34)用于控制第一容器本體(30)內的物質加熱到設定溫度,所述第一容器本體(30)內上下兩端分別裝有第一上網欄(37)以及第一下網欄(32),第一上網欄(37)與第一下網欄(32)之間的第一容器本體(30)上開設有第一進料口(35)以及第一出料口(36)。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制備氮化鈾的流化床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高溫流化床(4)包括第二容器本體(40)、第二下法蘭(41)、第二下網欄(42)、第二加熱裝置(43)、第二控溫傳感器(44)、第二進料口(45)、第二出料口(46)、第二上網欄(47)、第二上法蘭(48),所述第二容器本體(40)上下兩端分別接有第二上法蘭(48)、第二下法蘭(41),所述第二上法蘭(48)、第二下法蘭(41)上分別設有第二出氣口(480)以及第二進氣口(410),所述第二下法蘭(41)內設有氣腔,所述第二容器本體(40)為鉬合金,所述第二容器本體(40)上設有第二加熱裝置(43)以及第二溫控傳感器(44)用于控制第二容器本體(40)內的物質加熱到設定溫度,所述第二容器本體(40)內上下兩端分別裝有第二上網欄(47)以及第二下網欄(42),第二上網欄(47)與第二下網欄(42)之間的第二容器本體(40)上開設有第二進料口(45)以及第二出料口(46)。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制備氮化鈾的流化床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除塵板塊(51)為冷卻降速網,氟化氫吸收板塊(52)為Ca(OH)2和NaOH混合材料,氨氣捕集板塊(53)為稀鹽酸。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制備氮化鈾的流化床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尾氣處理裝置(5)還包括氣體檢測模塊(55),所述氣體檢測模塊(55)安裝于尾氣出氣口(54)上用于檢測尾氣吸收情況。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科學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未經中國科學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980911.0/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自行車前后輪協同剎車裝置
- 下一篇:一種秸稈農膜多原料協同熱解處理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