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基于最簡一般子圖的星圖識別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2010979427.6 | 申請日: | 2020-09-17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179335B | 公開(公告)日: | 2022-06-24 |
| 發明(設計)人: | 魏新國;劉皓;李健;王剛毅;張廣軍 | 申請(專利權)人: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
| 主分類號: | G01C21/02 | 分類號: | G01C21/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迪生專利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11251 | 代理人: | 安麗 |
| 地址: | 100191***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基于 一般 星圖 識別 方法 | ||
1.一種基于最簡一般子圖的星圖識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201:建立數據庫,具體分為導航星的選取、角距數據庫以及索引表的建立;
步驟202:選取待識別的各觀測星,依次定義其中一顆觀測星為主星,余下星為伴星,逐一計算主星到各伴星的角距,并配合索引表在角距數據庫中搜索與之匹配的角距對,通過兩輪投票記錄主星到余下各伴星角距的匹配結果,并初步篩選各觀測星的候選星;
步驟203:根據步驟202的角距匹配結果,依次取各觀測星的最高票候選星,確定以該候選星為主星的匹配組,根據所述匹配組的大小選取最簡一般子圖,并以匹配組為基礎,通過添加設定數量的輔邊構建同構子圖;
步驟204:基于步驟203構建的同構子圖的主星,同時在構成輔邊的伴星中取在步驟202中得票最高的一顆伴星,利用雙矢量定姿(TRAID)確定旋轉矩陣與姿態角,并通過重投影驗證同構子圖,以提升算法的魯棒性,同時實現星圖中全部觀測星的識別,為更精確的姿態解算提供基礎;
所述步驟203中,最簡一般子圖具體實現為:
(1)利用期望模型估算任意子圖中主星候選星的數量,進而評估子圖的有效性;設定導航星均勻地分布在天球,子圖以主星、伴星為頂點、星間角距為邊,定義主星到伴星的角距為主邊,伴星間的角距為輔邊,對于任意子圖,任取一顆導航星作為子圖中主星的候選星,將余下子圖拆解成連接不同伴星的角距集合,且每個角距僅屬于某個伴星,逐一確定匹配各角距集合的概率,聯立并乘以星庫中導航星的總數得到主星候選星數量的期望值,若某伴星與主星組成星對的角距為θ,角距測量不確定度為σ,導航星數量為N,則匹配該角距的概率P1為:
P1=1-(1-sinθsinσ)N-1
若某伴星( 3) 除與主星( 1) 組成星對之外,還與另一顆伴星( 2) 組成星對,角距集合為{θ13,θ23},則匹配該角距集合的概率P2為:
其中,中間參數l1、l2、x1、x2、x3、x4為標量,為矢量;通過大量采樣,求取P1和P2的均值作為通用參數;若某伴星除與主星組成星對之外,還與n-1顆伴星組成星對,角距集合為{θ}n,則匹配該角距集合的概率Pn為:
若某子圖共拆成了k個連接不同伴星的角距集合,則主星候選星數量期望E為:
其中mi表示第i個角距集合中包含的角距數量;
(2)按照子圖中包含的頂點數量以及輔邊數量對子圖進行分類,計算各類子圖主星候選星數量,設定閾值,對于包含相同頂點數量的各類子圖,取滿足閾值要求并包含最少輔邊的子圖作為最簡一般子圖,匯總對應不同頂點數量的最簡一般子圖,并以此為標準篩選主星候選星,根據步驟203中確定的匹配組的大小,選擇對應的最簡一般子圖,通過角距匹配,向匹配組添加輔邊,直至構成同構的最簡一般子圖。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未經北京航空航天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979427.6/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