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高效能血液透析儀器用透析膜及制備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2010978940.3 | 申請日: | 2020-09-17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044289B | 公開(公告)日: | 2022-04-19 |
| 發明(設計)人: | 尹澤樺;郭文群;陳明森;李舜堯 | 申請(專利權)人: | 蘇州關懷新材料技術研究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01D71/68 | 分類號: | B01D71/68;B01D67/00;B01D61/24;B01D69/02;B01D69/08;A61M1/18 |
| 代理公司: | 北京和聯順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621 | 代理人: | 周浩平 |
| 地址: | 215000 江蘇省蘇州市***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高效能 血液 透析 儀器 制備 方法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高效能血液透析儀器用透析膜及制備方法,涉及醫療透析膜技術領域,所述透析膜由以下組分按重量計組成,聚砜樹脂80~120份、黏合劑35~50份、溶劑7~12份、分散劑3~6份、纖維素5~8份和抗凝劑9~15份。本發明,在拉伸后通過對噴絲頭進行振蕩,排除高強度拉伸產生的內部應力,通過在第一凝膠浴和第二凝膠浴中添加抗凝劑,且在干紡程后通過在第一凝膠浴和第二凝膠浴中添加抗凝劑,能夠在第一凝膠浴和第二凝膠浴中凝膠置換芯液時隨之進入中空纖維多孔膜內,進而能夠顯著提高中空纖維多孔膜制成透析膜的抗凝血能力,提高透析治療效率,并且加工時去除透析膜制備時的產生的應力,提高整體拉伸強度,保證耐用壽命。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醫療透析膜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高效能血液透析儀器用透析膜及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腎是脊椎動物的一種器官,屬于泌尿系統的一部分,負責過濾血液中的雜質、維持體液和電解質的平衡,最后產生尿液經尿道排出體外,當腎出現問題時,體內血液容易因腎功能不全導致電解質失衡,此時就需要建立體外循環對血液內的雜質進行過濾,此種治療方法一般稱為透析。
透析一般需要使用到透析膜,透析膜是以濃度差為推動力的分離膜,能夠通過濃度差過濾另一側溶質內的雜質粒,中國專利文獻公開號:CN108816054A的發明專利公開了一種血液透析儀器用的透析膜的制備方法。所述的血液透析儀器用的透析膜的制備方法為,將質量份數為40-60份的改性聚碳酸酯纖維、20-30份的聚乙烯醇、10-20份的對苯乙烯甲酸已二醇酯、2-5份的改性聚氨酯、0.1-1份的小分子抗凝血劑、10-15份的聚乳酸鈉、1-2份的高強度蛋白質纖維、40-100份的溶劑進行混合溶解,配制成紡絲液,然后進行干法紡絲,而制備得到透析膜材料,然后將絲進行編制就可以得到規格不同的透析膜,更好地應用于血液透析中,但在實際加工時,具有一定的缺點:1、紡絲后的透析膜材料抗拉伸應力不足,在編制時容易因彎折破損導致透析;2、該紡絲缺乏抗凝血能力,需要額外配備肝素進行使用,這就導致透析時整體用藥成本上升;3、聚碳酸酯制品易開裂,整體強度不足,不能夠很好的滿足使用需要。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為了解決現有技術中存在的缺點,如:1、紡絲后的透析膜材料抗拉伸應力不足,在編制時容易因彎折破損導致透析;2、該紡絲缺乏抗凝血能力,需要額外配備肝素進行使用,這就導致透析時整體用藥成本上升;3、聚碳酸酯制品易開裂,整體強度不足,不能夠很好的滿足使用需要,而提出的一種高效能血液透析儀器用透析膜及制備方法。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了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高效能血液透析儀器用透析膜,所述透析膜由以下組分按重量計組成,聚砜樹脂80~120份、黏合劑35~50份、溶劑7~12份、分散劑3~6份、纖維素5~8份和抗凝劑9~15份。
進一步地,所述黏合劑為殼聚糖和聚賴氨酸中的一種。
進一步地,所述抗凝劑為肝素鐵納米粒。
進一步地,所述溶劑為二甲基乙酰胺,且二甲基乙酰胺是以分子量320000、140000、30000和10000獲得。
進一步地,所述分散劑為醫藥級聚乙烯基吡咯烷酮。
進一步地,所述纖維素為高強度蛋白質纖維。
進一步地,所述聚砜樹脂的優選濃度范圍是11-22wt%的溶液。
一種高效能血液透析儀器用透析膜制備方法,具體包括以下步驟:
S1、原料制備,將聚砜樹脂按優選濃度范圍制備溶液,并進行離心過濾處理,同時將按分量計的黏合劑、溶劑以及分散劑進行提取,同時將抗凝劑和纖維素進行干燥處理制備后留置備用;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蘇州關懷新材料技術研究有限公司,未經蘇州關懷新材料技術研究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978940.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