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基于諧振器型偶極子的三階濾波基站天線有效
| 申請號: | 202010978657.0 | 申請日: | 2020-09-17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186345B | 公開(公告)日: | 2022-02-15 |
| 發明(設計)人: | 陳付昌;向凱燃 | 申請(專利權)人: | 華南理工大學 |
| 主分類號: | H01Q1/38 | 分類號: | H01Q1/38;H01Q1/52;H01Q1/24 |
| 代理公司: | 廣州市華學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44245 | 代理人: | 馮炳輝 |
| 地址: | 510640 廣***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基于 諧振器 偶極子 濾波 基站 天線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基于諧振器型偶極子的三階濾波基站天線,包括第一垂直介質板、第二垂直介質板和水平介質板;第一垂直介質板上設有第一諧振器和第一覆銅結構,第一覆銅結構與第一諧振器形成第一偶極子,經過第一垂直介質板和水平介質板上的第二諧振器、第三諧振器和第一耦合饋線,使第一饋電端口實現?45°極化饋電,第二垂直介質板上設有第四諧振器和第二覆銅結構,第二覆銅結構與第四諧振器形成第二偶極子,經過第二垂直介質板和水平介質板上的第五諧振器、第六諧振器和第二耦合饋線,使第二饋電端口實現?45°極化饋電;本發明實現天線雙極化且具有三階切比雪夫濾波器的濾波特性,極化隔離度為20dB以上,同時具有加工成本低的特點。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通訊天線的技術領域,尤其是指一種基于諧振器型偶極子的三階濾波基站天線。
背景技術
隨著無線通訊系統的飛速發展,對不同應用場景的設備有了更高的要求,基站天線作為無線通訊系統中的重要器件,其濾波功能和尺寸亦需盡可能地優化。在基站天線的設計中,偶極子天線由于其易加工、成本低、結構簡單和輻射穩定等優點被廣泛應用,同時在基站天線中集成濾波功能不僅能減少后級濾波器的設計,而且還能減少濾波器和天線之間的匹配電路和損耗,這樣不僅能保證天線的性能,還能減少整體尺寸。因此,濾波偶極子基站天線的設計具有很大的應用前景。在現有技術中,有的是在偶極子天線上添加寄生單元的方法實現濾波特性,有的是利用微帶諧振器和貼片天線綜合設計的方法實現了寬阻帶特性的濾波天線,但皆存在增加天線復雜度或影響天線的輻射特性和阻抗特性的不足。因此,設計一款簡單的濾波基站天線具有重要意義。
發明內容
本發明目的在于為解決現有技術中的不足,提供了一種基于諧振器型偶極子的三階濾波基站天線,利用諧振器的一部分組成偶極子天線,實現天線雙極化且具有三階切比雪夫濾波器的濾波特性,極化隔離度為20dB以上,整個天線結構簡單且加工方便。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所提供的技術方案為:一種基于諧振器型偶極子的三階濾波基站天線,包括第一垂直介質板、第二垂直介質板和水平介質板,所述第一垂直介質板底部的中間部分開有凹槽,所述第二垂直介質板頂部的中間部分開有凹槽,所述水平介質板的中間部分開有十字卡槽,所述第一垂直介質板和第二垂直介質板相互嵌插后垂直安裝于水平介質板的十字卡槽中,所述第一垂直介質板的一表面設有第一諧振器,所述第一垂直介質板的另一表面設有第一覆銅結構,所述第一覆銅結構劃分為兩部分,所述第一覆銅結構的第一部分與第一諧振器構成第一偶極子,用于輻射能量,所述第一覆銅結構的第二部分與水平介質板上表面的接地板連接,作為第一垂直介質板的接地板,所述第二垂直介質板的一表面設有第四諧振器,所述第二垂直介質板的另一表面設有第二覆銅結構,所述第二覆銅結構劃分為兩部分,所述第二覆銅結構的第一部分與第四諧振器構成第二偶極子,用于輻射能量,所述第二覆銅結構的第二部分與水平介質板上表面的接地板連接,作為第二垂直介質板的接地板。
進一步,所述第一諧振器與第二諧振器耦合,所述第二諧振器劃分為兩部分,所述第二諧振器的第一部分設置在第一垂直介質板上,所述第二諧振器的第二部分設置在水平介質板的下表面。
進一步,所述第四諧振器與第五諧振器耦合,所述第五諧振器劃分為兩部分,所述第五諧振器的第一部分設置在第二垂直介質板上,所述第五諧振器的第二部分設置在水平介質板的下表面。
進一步,所述水平介質板的上表面設有接地板,所述水平介質板的下表面還設有第三諧振器、第一耦合饋線和第一饋電端口以及第六諧振器、第二耦合饋線和第二饋電端口,所述第三諧振器與第二諧振器的第二部分耦合,所述第一耦合饋線與第三諧振器耦合,所述第一饋電端口與第一耦合饋線連接,所述第六諧振器與第五諧振器的第二部分耦合,所述第二耦合饋線與第六諧振器耦合,所述第二饋電端口與第二耦合饋線連接。
進一步,所有諧振器均為半波長諧振器。
進一步,所述第一饋電端口和第二饋電端口為50歐姆饋電端口。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華南理工大學,未經華南理工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978657.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壁面清洗機器人
- 下一篇:航班延誤分析方法及裝置、處理器、電子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