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燃料電池電堆集流板在審
| 申請號: | 202010977811.2 | 申請日: | 2020-09-16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103528A | 公開(公告)日: | 2020-12-18 |
| 發明(設計)人: | 王鐸霖;燕希強;熊承盛;黃振旭;辛猛;崔士濤;孫駐江;王繼明;陳曉敏 | 申請(專利權)人: | 廣東國鴻氫能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1M8/0202 | 分類號: | H01M8/0202;H01M8/0258;H01M8/0297 |
| 代理公司: | 廣州三環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郭浩輝;麥小嬋 |
| 地址: | 527326 廣東省云浮市云城***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燃料電池 堆集 | ||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燃料電池電堆集流板,包括集流板本體和連接部件;所述連接部件包括第一連接部、第二連接部、第三連接部;所述第一連接部的一端通過可彎折的第一彎折部與所述集流板本體的一側邊連接;所述第一連接部的另一端通過可彎折的第二彎折部與所述第二連接部的一端連接;所述第二連接部的另一端通過可彎折的第三彎折部與所述第三連接部的一端連接;所述第三連接部設有至少一個連接孔。本發明通過改進集流板的結構以改變集流板的集流方式,從而在不增加電堆外部封裝體積的前提下能夠增加集流板的過流面積。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燃料電池技術領域,尤其是涉及一種燃料電池電堆集流板。
背景技術
集流板是燃料電池的重要組件之一。集流板通過與電堆端板相連的連接部件進行電流傳導。發明人在研究中發現,現有集流板采用側邊連接部件進行集流的方式,該集流方式由于受到電堆外部封裝的限制,其集流面積不會做的很大。如需提高集流板的過流面積,只能增加集流板的厚度,這大大增加了集流板的生產成本,且增加集流板的厚度同樣會導致電堆外封裝體積的增大,間接降低了體積比功率密度。
發明內容
本發明實施例提供一種燃料電池電堆集流板,通過改進集流板的結構以改變集流板的集流方式,從而在不增加電堆外部封裝體積的前提下能夠增加集流板的過流面積。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實施例提供了一種燃料電池電堆集流板,包括集流板本體和連接部件;所述連接部件包括第一連接部、第二連接部、第三連接部;
所述第一連接部的一端通過可彎折的第一彎折部與所述集流板本體的一側邊連接;所述第一連接部的另一端通過可彎折的第二彎折部與所述第二連接部的一端連接;所述第二連接部的另一端通過可彎折的第三彎折部與所述第三連接部的一端連接;所述第三連接部設有至少一個連接孔。
在其中一種實施例中,所述第一連接部所在平面平行于所述集流板本體所在平面。
在其中一種實施例中,所述第二連接部所在平面垂直于所述集流板本體所在平面。
在其中一種實施例中,所述集流板本體呈矩形板狀結構。
在其中一種實施例中,所述集流板本體、所述第一連接部、所述第二連接部、所述第三連接部的厚度相同。
在其中一種實施例中,所述連接孔為螺絲孔。
在其中一種實施例中,所述螺絲孔為兩個,且兩個螺絲孔與所述集流板本體之間的距離相同。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發明實施例提供了一種燃料電池電堆集流板,包括集流板本體和連接部件;所述連接部件包括第一連接部、第二連接部、第三連接部;所述第一連接部的一端通過可彎折的第一彎折部與所述集流板本體的一側邊連接;所述第一連接部的另一端通過可彎折的第二彎折部與所述第二連接部的一端連接;所述第二連接部的另一端通過可彎折的第三彎折部與所述第三連接部的一端連接;所述第三連接部設有至少一個連接孔。本發明通過改進集流板的結構以改變集流板的集流方式,從而在不增加電堆外部封裝體積的前提下能夠增加集流板的過流面積。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明一實施例提供的燃料電池電堆集流板彎折后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發明一實施例提供的燃料電池電堆集流板彎折后的結構示意圖;
圖3是本發明提供的現有技術的電堆集流板的結構示意圖;
圖4是本發明提供的現有技術的電堆集流板的另一結構示意圖;
其中,1、集流板;11、集流板本體;12、第一連接部;13、第二連接部;14、第三連接部;15、連接孔。
具體實施方式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廣東國鴻氫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經廣東國鴻氫能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977811.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