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地下工程頂部結構清淤排水結構體系在審
| 申請號: | 202010977359.X | 申請日: | 2020-09-17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031040A | 公開(公告)日: | 2020-12-04 |
| 發明(設計)人: | 張延年;汪青杰 | 申請(專利權)人: | 張延年 |
| 主分類號: | E02D31/02 | 分類號: | E02D31/02;E02D29/045;E03F3/04;E03F9/00 |
| 代理公司: | 沈陽之華益專利事務所有限公司 21218 | 代理人: | 劉鳳桐 |
| 地址: | 110000 遼*** | 國省代碼: | 遼寧;2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地下工程 頂部 結構 清淤 排水 體系 | ||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地下工程頂部結構清淤排水結構體系,屬于綜合管廊防滲、抗震施工技術和海綿城市領域,包括回填層、粗砂層、底部防水混凝土基層、地下結構、防水層、綜合排水防淹緩震結構設施,地下結構的兩側及轉角處設置防水層,下方鋪設底部防水混凝土基層,上方通過螺栓連接綜合排水防淹緩震結構設施,防水層的外側設置粗砂層,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減小地下水與地表降水對地下結構沖擊和損害,起到有效的防水、排水作用,方便實現水資源回收循環利用,良好的清淤可提高裝置使用壽命,將水的收集排放和清淤功能相結合。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綜合管廊防滲、抗震施工技術和海綿城市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地下工程頂部結構清淤排水結構體系。
背景技術
地下綜合管廊修筑技術日漸成熟,但綜合管廊修建后破壞了土體原有的水系統平衡,導致土體中的水系以綜合管廊為通道匯集在一起,當含水地層與綜合管廊連通,以滲水、漏水為主要因素的弊病便日漸顯露。以明挖預制法這一施工方法修建的綜合管廊通常采用在預制混凝土節段上鋪設防水層及苯板,達到防水及保溫的效果。綜合管廊防水屬于市政道路下方的隱蔽工程,道路竣工通車后,不能輕易地刨掘道路對其進行維修或修補,因此,防水層的成品保護也是重點。如果成品保護不善,施工不慎造成了破壞且未及時修補,容易形成滲漏點,造成地下水的滲漏,滲漏水問題一直是困擾地下建設工程的質量通病,杜絕管線長期被滲漏水浸泡現象,解決好防水問題是綜合管廊建設必須考慮的技術問題之一。同時海綿城市是新一代城市雨洪管理概念,是指城市在適應環境變化和應對雨水帶來的自然災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彈性”,下雨時吸水、蓄水、滲水、濾水、凈水,需要時將蓄存的水“釋放”并加以利用,提高水資源的利用率,減小地下水與地表降水對地下綜合管廊結構的沖擊和損害,具有良好的經濟效益與可操作性,能夠起到有效的防水、排水作用,地下綜合管廊對滿足民生基本需求和提高城市綜合承載力發揮著重要作用,但是普通的綜合管廊只能短期承受地面各種荷載沖擊,難以達到長期抗震作用,其頂部的板片直接承受動載荷和靜載荷,因此為了增強承載能力和抵抗荷載沖擊能力,頂板需要設置的很厚,而且這種結構通過現場澆筑或者預制件制作,工程量大、施工周期長、建設成本高,不利于抗震型綜合管廊的長期推廣使用,會大大增加建設維修費用,因此,建設一種能夠抵抗地面動載荷和靜載荷的綜合管廊很重要,避免造成地面荷載對管廊造成應力局部變大、對結構不利的現象,地下結構在運行中還有個很大問題,那就是滲透下來的雨水、污水都會在長時間的積累下產生淤泥,我們又不好清理,一旦淤泥達到一個量值時會造成很大的危害,將水的收集排放和清淤功能相結合是十分有利的。
發明內容
為了解決上述存在的技術問題,本發明提供一種地下工程頂部結構清淤排水結構體系,減小地下水與地表降水對地下結構沖擊和損害,降水量較小時以儲存為主,發揮儲水功能,降水量較大時,發揮適時排水功能,及時解決地下結構上方和周圍降水淤積問題,能起到相對全面防滲漏效果,當受到地面傳遞來的動靜載荷沖擊時也會起到隔震作用,能避免有大量淤泥形成,將水的收集排放和清淤功能相結合。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的技術方案為:
一種地下工程頂部結構清淤排水結構體系,包括回填層、粗砂層、底部防水混凝土基層、地下結構、防水層、綜合排水防淹緩震結構設施,地下結構的兩側及轉角處設置防水層,下方鋪設底部防水混凝土基層,上方通過螺栓連接綜合排水防淹緩震結構設施,防水層的外側設置粗砂層,底部防水混凝土基層上表面的左右兩側預留用于填充透水砂層A的底部排水溝,通過回填層將底部防水混凝土基層上方的結構填埋,綜合排水防淹緩震結構設施由上部的上透水板、兩側的側板、底部的下連接板圍成,中部橫向設置棄流分隔板,上透水板的中間設置上頂支撐處,兩側錯行開設透水方孔,棄流分隔板的中間設置下頂支撐處,兩側錯行開設板孔,板孔中拉結金屬透水網,上頂支撐處和下頂支撐處之間安裝傳力支撐頂,側板上部設置過渡板,過渡板與傳力支撐頂之間安裝傾斜的滑泥板,滑泥板上設置多個板眼,板眼中拉結濾淤泥網,棄流分隔板的下方連接多個倒錐形的棄流錐斗,棄流錐斗的與板孔對應設置,棄流錐斗中設置漂浮堵塞物,漂浮堵塞物由下方的漂浮半球和上方的堵塞塊組成,漂浮堵塞物中設置多個貫穿的過水穿孔,相鄰的棄流錐斗之間設置高阻尼緩震簧;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張延年,未經張延年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977359.X/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建筑施工用安全帽
- 下一篇:智能醫用臨床引流控制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