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明專利]利用煤膠質體性能和官能團結構特征提高焦炭塊度的方法有效
| 申請?zhí)枺?/td> | 202010977210.1 | 申請日: | 2020-09-17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322314B | 公開(公告)日: | 2021-12-07 |
| 發(fā)明(設計)人: | 姜雨;徐秀麗;王澤世;胥玉玲;張世東;馬巖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鋼集團鞍山熱能研究院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10B57/04 | 分類號: | C10B57/04 |
| 代理公司: | 鞍山嘉訊科技專利事務所(普通合伙) 21224 | 代理人: | 張群 |
| 地址: | 114044 遼*** | 國省代碼: | 遼寧;2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利用 膠質 體性 官能團 結構 特征 提高 焦炭 方法 | ||
1.利用煤膠質體性能和官能團結構特征提高焦炭塊度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驟:
1)獲得焦炭平均塊度指標;
2)測定各單種煤的膠質層指數(shù)Y,基氏流動度,灰分,硫分,灰成分和揮發(fā)分;
3)選定一個生產配比,調整該配比,調整配比方法為提高Y≥20mm的單種煤的比例,或提高基氏最大流動度MF≥2000ddpm的單種煤的比例,或提高軟固化溫度區(qū)間ΔT≥85℃的單種煤的比例;
4)按調整后的配比配煤,測定配合煤的膠質層指數(shù)、基氏流動度、傅里葉紅外曲線和揮發(fā)分Vdaf;
5)設定P值表征煤的膠質體性能,且令:
P=Y*lgMF*ΔT/Vdaf,其中ΔT=T3-T1;
Y—膠質層最大厚度,mm;
MF—基氏最大流動度,ddpm;
T1—初始軟化溫度,℃;
T3—固化溫度,℃
ΔT—軟固化溫度區(qū)間,℃
根據(jù)步驟4)測得的膠質層指數(shù)、基氏流動度指標和揮發(fā)分,計算P值;
6)利用圖形處理軟件,將配合煤紅外光譜中3000~2800cm-1復合吸收峰區(qū)域進行分峰擬合,設定B值表征煤的支鏈化程度,B值越大,表明配合煤的支鏈化程度越大,煤的黏結性越好,且令:
B=A2955/A2922,其中A2955表示甲基振動吸收峰的峰面積,A2922表示亞甲基振動吸收峰的峰面積;
計算支鏈化程度指標B值;
7)根據(jù)步驟1)中焦炭塊度要求,控制P值和B值;若焦炭塊度要求為49~50mm,控制P≥130,且B≥0.35,若焦炭塊度要求為48~49mm,控制P≥100,且B≥0.30;
8)判斷按照步驟5)和6)計算的P值和B值是否滿足步驟7)要求;
若滿足,調整配比結束,否則重復步驟3)至步驟8)。
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煤膠質體性能和官能團結構特征提高焦炭塊度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還需要控制配合煤灰分催化指數(shù)MCI小于2.80%;配合煤的灰成分由單種煤灰成分通過加權計算獲得;根據(jù)如下公式計算配合煤灰分催化指數(shù)MCI:
其中:Ad為灰分,Vd為干基揮發(fā)分;
同時控制配合煤揮發(fā)分Vdaf為26-29%。
3.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煤膠質體性能和官能團結構特征提高焦炭塊度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步驟1)中焦炭平均塊度指標,是5.5m搗固焦爐生產的焦炭平均塊度指標。
4.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煤膠質體性能和官能團結構特征提高焦炭塊度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步驟6)中配合煤的紅外光譜在波數(shù)范圍3000~2800cm-1處擬合為5個峰,擬合峰的位置根據(jù)曲線的二階導數(shù)確定,5個峰的峰位置分別為2955cm-1,2922cm-1,2895cm-1,2873cm-1和2850cm-1,位置偏差在±5cm-1范圍內。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鋼集團鞍山熱能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經(jīng)中鋼集團鞍山熱能研究院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977210.1/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wǎ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