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多艙體角連接平衡螺旋升降基礎支撐系統在審
| 申請號: | 202010977075.0 | 申請日: | 2020-09-16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962919A | 公開(公告)日: | 2020-11-20 |
| 發明(設計)人: | 母艷昌;馬謖;曹祥;曾亞平;陳猛;錢瑞;鮮春橋;余康 | 申請(專利權)人: | 云南昆船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E04H1/12 | 分類號: | E04H1/12;E04B1/36 |
| 代理公司: | 昆明正原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 53100 | 代理人: | 徐玲菊;蔣文睿 |
| 地址: | 650051 云南省*** | 國省代碼: | 云南;5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多艙體角 連接 平衡 螺旋 升降 基礎 支撐 系統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多艙體角連接平衡螺旋升降基礎支撐系統,包括多個支撐調節單體,每個支撐調節單體包括置于底座上的座體,該座體的內端設有球槽,球槽中設置萬向球體,萬向球體與螺桿下端固連,螺桿上端穿過螺母向上伸入管體中,且螺桿與螺母相螺接,管體下端支承于螺母上,管體上端與頂板相連,頂板上嵌裝方艙限位椎。分別調節螺桿上的螺母,即可實現頂板水平度及高度的調整。本發明適用于模塊化艙體的基礎支撐與升降,使方艙裝配使用不需要地基施工,實現方艙在任意地形的快速搭建,具有良好的市場及應用前景。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支撐設備技術領域,具體是涉及一種多艙體角連接平衡螺旋升降基礎支撐系統。
背景技術
當遭遇重大突發性事件時,傳統定點型、住地式建筑并不具備可拆卸移動、靈活組裝、快速響應等基本要求,而現有的裝配式、集裝箱式房屋大多數情況下均要進行基礎施工,且不能實現普通地面多艙體快速裝配施工。研發機動便攜式方艙體系,實現建筑行業在特殊情況下集成化、智能化、模塊化、便攜化施工,以滿足戰備、醫療、救災、疫情等突發事件快速應急響應所提出的現代化發展戰略需求,顯得很有必要。現有裝配式模塊化方艙種類繁多,唯獨適應各種地理環境、能快速施工和機動便攜的支撐系統少見,且各有弊端。常見的支撐裝置系統以單螺旋升降式、液壓千斤頂式、萬向固定式為主,其中,單螺旋升降式支撐系統在特殊地理位置工作環境下穩定性、可靠性較低;液壓千斤頂式支撐系統成本較高、結構復雜;萬向固定式支撐系統無法有效進行艙體的功能型升降,靈活性較差。另一方面,目前絕大多數支撐系統技術僅針對單模塊艙體,屬于“多裝置——單建筑”模式,這也大幅增加了支撐系統的設計和裝置布置數量,給現場安裝和調試帶來極大不便。因此,研究構造出一種可針對多模塊艙體,具備簡易化構型、集成化功能,成本低且工作穩定可靠的可移動、可升降式支撐裝置系統,就顯得尤為重要。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旨在克服現有技術存在的不足,提供了一種多艙體角連接平衡螺旋升降基礎支撐系統。以解決目前艙體支撐體系中存在的僅可針對單艙體支撐、工作穩定性差、環境適應性弱和裝置系統靈活性差等關鍵問題。本系統集多模塊艙體銜接支撐、多角螺旋平衡升降為一體,具有移動靈活、拆裝便捷、安調簡易等特點,同時具備良好的環境適應性,平衡可調范圍大,制造成本低。其普遍適用于模塊化艙體的支撐與升降,具有良好的市場及應用前景。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的:
一種多艙體角連接平衡螺旋升降基礎支撐系統,包括多個支撐調節單體,每個支撐調節單體包括置于底座上的座體,該座體的內端設有球槽,球槽中設置萬向球體,萬向球體與螺桿下端固連,螺桿上端穿過螺母向上伸入管體中,且螺桿與螺母相螺接,管體下端支承于螺母上,管體上端與頂板相連,頂板上嵌裝方艙限位椎。以便通過調節螺桿上的螺母,實現頂板水平度及高度的調整。
優選的是,所述頂板與管體之間設有多個加強板,用于加強連接。
優選的是,所述座體包括三個或者三個以上其內端連為一體、外端分開設置的分座體,每個分座體內端均設有與萬向球體相配接的球槽,用于扣住萬向球體,每個分座體外端通過地腳螺釘固定在底座上,或者每個分座體外端通過地腳螺釘固定在底板上,再通過底板固定在底座上,以便呈三角形分布,或者呈四角形或者多角形分布。
優選的是,所述底板為圓形板或者多邊形板。
優選的是,所述底座為方形板,板面設有定位沉口,用于固定支撐調節單體的座體。
優選的是,所述方艙限位椎為錐臺或者圓柱等幾何形。
優選的是,所述支撐調節單體根據需要設置一個、二個和三個或者四個,以構成基礎支撐系統,用于支撐多個方艙,并通過螺母進行水平度、高度調節。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具有如下優點:
1.本發明功能結構科學合理,其不同規格可廣泛適用于組合式方艙、移動式方艙、裝配式建筑等多行業及應用場合;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云南昆船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經云南昆船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977075.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