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含鏈烯基醚和/或氧雜環丁烷類化合物的PCB用光固化性組合物在審
| 申請號: | 202010975230.5 | 申請日: | 2020-09-16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126274A | 公開(公告)日: | 2020-12-25 |
| 發明(設計)人: | 鄒應全;辛陽陽;龐玉蓮;丁艷花;B·斯特雷梅爾 | 申請(專利權)人: | 四川樂凱新材料有限公司;董旭輝 |
| 主分類號: | C09D11/101 | 分類號: | C09D11/101;C09D11/30;C09D11/32 |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中咨律師事務所 11247 | 代理人: | 張振軍;劉金輝 |
| 地址: | 四川省眉山*** | 國省代碼: | 四川;5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含鏈烯基醚 氧雜環 丁烷 化合物 pcb 用光 固化 組合 | ||
本公開涉及一種用于印刷電路板的光固化性組合物,其含有如下組分:(a)至少一種選自鏈烯基醚類化合物和/或氧雜環丁烷類化合物的光聚合性化合物,(b)至少一種紅外吸收光敏劑,(c)至少一種光聚合引發劑,其中作為組分(b)的紅外吸收光敏劑包含至少一種多甲川花菁素化合物。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用于印刷電路板(PCB)的光固化性組合物,其含有(a)選自鏈烯基醚類化合物和/或氧雜環丁烷類化合物的光聚合性化合物,(b)至少一種紅外吸收光敏劑和(c)至少一種光聚合引發劑。本發明的用于PCB的光固化性組合物適用于制備感光性油墨。本發明的感光性油墨還適用于印刷電路板(PCB)的制備。
背景技術
近年來,新興的數字噴墨打印技術代替傳統的絲網印刷技術,在PCB生產中得到了推廣和應用,特別是對于多品種和低批量的PCB產品的生產是十分理想的。噴墨打印作為全新的打印工具,屬全數字化印刷,在印刷電路板上形成抗蝕劑、阻焊劑、符號標記時,可進行精準選區打印,無需網版、曝光、顯影等工序,完全脫離了傳統印刷工藝的繁瑣程序,具有更好的精細度和高密度,更低成本化。同時可以最大限度地縮短加工過程和生產周期。同時噴墨打印是一種環保技術,相比于傳統絲印技術,大大提升了能源利用率和減少了工業廢水的產生。但不足之處就是目前PCB用光固化油墨技術中,所使用固化光源為紫外燈(UV)或者UV-LED,在安全性、制作成本上仍不盡如人意。同時紫外光穿透力弱,光固化配方中一些具有共軛結構的組分或色素物質對紫外光有較強吸收,導致光強衰減嚴重、固化不徹底、光固化膜性能差;易產生臭氧污染環境等。另外,紫外光對人體有傷害,其光源的壽命短,價格更高。
光固化技術主要有自由基固化和陽離子固化兩種機理,前者原料來源廣,配方可調節性高,應用較廣泛,但因存在氧阻聚效應、固化體積收縮大(導致成像的精度變差)、附著力差等問題,其使用受到一定限制。
如專利CN201780018493.3公開了一種噴墨用固化性組合物、固化物和印刷電路板,其得到的油墨具有良好的表面固化性和涂膜特性,但由于單獨的自由基固化體系設計,導致固化時體積容易收縮,嚴重影響膜層對基材的附著性。另外,UV汞燈作為固化光源,其穿透性差,會導致底層固化不完全。
而陽離子光固化無氧阻聚,固化體積收縮小,基材附著力強,后固化強,可彌補自由基固化的缺陷。然而,現有的印刷線路板用噴墨打印油墨組合物主要是自由基光聚合體系。
鑒于上述問題,有待提供一種用于印刷電路板的陽離子聚合性光固化性組合物。
發明內容
鑒于現有技術存在的問題,本發明人在適用于近紅外光源的陽離子光固化性組合物方面進行了深入研究。本發明人驚喜地發現,特定的紅外吸收光敏劑增感的光聚合引發劑特別適用于引發鏈烯基醚類化合物和氧雜環丁烷類化合物的陽離子聚合,這些化合物的反應速率快且固化率高。
包含特定光聚合性化合物、紅外吸收光敏劑和光聚合引發劑的本發明的用于印刷電路板的光固化性組合物使得可以使用紅外光代替紫外光作為光源實現陽離子聚合。紅外光波長長,穿透性好,可以克服油墨的底層聚合性差的缺點,從而提高油墨的密著性。陽離子光聚合可以克服氧阻聚,提高表面聚合。紅外光聚合有著明顯的熱效應,有效的提高光聚合的速度。另外,紅外光對人體傷害小,光源的壽命更長,價格更便宜。
本發明的感光性組合物和含有其的油墨還具有適于噴墨打印、固化性能優異,抗氧阻聚,所得固化涂層具有良好的附著力、絕緣性、硬度、耐熱性、耐酸堿性、耐溶劑性、收縮小,感光度更高,成像側壁更陡直等特點,因而特別適用于PCB的制備。
本公開一個目的為提供一種用于印刷電路板的陽離子聚合性光固化性組合物。
本公開的另一目的為提供一種感光性油墨,其包含本發明的用于印刷電路板的光固化性組合物。
本公開的再一目的為提供本發明的光固化性組合物或感光性油墨在制備印刷電路板中的用途。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四川樂凱新材料有限公司;董旭輝,未經四川樂凱新材料有限公司;董旭輝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975230.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