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具有立體空腔循環導流的面料、其制作方法及應用在審
| 申請號: | 202010974364.5 | 申請日: | 2020-09-16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064178A | 公開(公告)日: | 2020-12-11 |
| 發明(設計)人: | 許金泰;李穎泉;梁春蘭 | 申請(專利權)人: | 信泰(福建)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D04B1/10 | 分類號: | D04B1/10;D04B1/12;D04B1/16;D04B1/14;D04B1/18 |
| 代理公司: | 泉州凡碩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35257 | 代理人: | 左珺 |
| 地址: | 362200 福建省泉州市晉江*** | 國省代碼: | 福建;3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具有 立體 空腔 循環 導流 面料 制作方法 應用 | ||
1.一種具有立體空腔循環導流的面料,其特征在于:包括裝飾紗線(5)以及一體編織的面料本體(3)、立體空腔區域(4),所述立體空腔區域(4)呈階梯狀的“И”結構,在“И”右下位置和左上位置有兩個開口,所述立體空腔區域(4)為中空狀態,所述裝飾紗線(5)通過開口與立體空腔區域(4)進行穿繞,所述立體空腔區域(5)設于面料本體(3)上,所述裝飾紗線(5)設于面料本體(3)上,所述立體空腔區域(4)包括空腔區域面層(41)和空腔區域底層(42)。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具有立體空腔循環導流的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立體空腔區域(4)的編織材料及其使用數量根據設計者要求任意設置。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具有立體空腔循環導流的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立體空腔區域(4)的最小組織單位的長度由進行面編織的織行數而確定。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具有立體空腔循環導流的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立體空腔區域(4)的最小組織單位的寬度由進行面編織的織列數而確定。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一種具有立體空腔循環導流的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立體空腔區域(4)的最小組織單位的隆起高度由面編織的行數跟底編織的行數之差決定,
其中,面編織的行數越多,隆起越明顯,反之亦然;
其中,若面編織的行數和底編織的行數相等,則不會隆起。
6.根據權利要求1-5任一項所述的面料在針織鞋面、針織衣物、針織床品的應用。
7.一種具有立體空腔循環導流的面料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面料包括裝飾紗線(5)以及一體編織的面料本體(3)、立體空腔區域(4),所述立體空腔區域(4)呈階梯狀的“И”結構,在“И”右下位置和左上位置有兩個開口,所述立體空腔區域(4)為中空狀態,所述裝飾紗線(5)通過開口與立體空腔區域(4)進行穿繞,所述立體空腔區域(4)設于面料本體上,所述裝飾紗線(4)設于面料本體(3)上,其中,所述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第一部分:進行從左至右單程的面編織與底編織,以及底編織與二段面吊目交叉編織,而后進行從右至左回程面編織與針底編織,以及底編織與二段面吊目交叉編織,編織成型的是面料本體(3);
第二部分:編織立體空腔區域(4),該編織步驟包括:
第一步,進行從左向右單程的交叉隔針底編織,而后進行從右向左回程編織的空腔組織區域(4)交叉隔針底編織,形成立體空腔區域(4)的空腔區域底層(41)編織;
第二步,進行立體空腔區域(4)的面編織,共分為三節進行編織;
第三步,進行交叉底編織四行隔針交叉編織形成兩行密針底編織,與第一步相同,形成立體空腔區域(4)的空腔區域底層(41)編織;
第三部分:進行與第一部分相同步驟,編織成型面料本體(3);
第四部分:穿繞裝飾紗線(5)。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信泰(福建)科技有限公司,未經信泰(福建)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974364.5/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