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桑葉凝膠劑及其制備方法和應用在審
| 申請號: | 202010973086.1 | 申請日: | 2020-09-16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062874A | 公開(公告)日: | 2020-12-11 |
| 發明(設計)人: | 魏國清;沈月嬌;代君君;劉江;賈瑾瑾;宗葉梅;孫亞豪;彭潁 | 申請(專利權)人: | 安徽農業大學 |
| 主分類號: | C08B37/06 | 分類號: | C08B37/06;C08B37/00;A61K31/732;A61K31/715;A23L29/206 |
| 代理公司: | 北京方圓嘉禾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385 | 代理人: | 任霜 |
| 地址: | 230036 *** | 國省代碼: | 安徽;3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桑葉 凝膠 及其 制備 方法 應用 | ||
本發明屬于蠶桑資源深加工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桑葉凝膠劑及其制備和應用。本發明提供了一種桑葉凝膠劑的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1)將桑葉粉碎后和草酸銨?草酸溶液混合,進行水解,得到水解產物;(2)將所述水解產物進行抽提,得到濾液;(3)將所述濾液和活性炭混合,進行脫色處理,得到脫色液;(4)將所述脫色液和無水乙醇混合,靜置,得到粗凝膠;(5)將所述粗凝膠依次進行洗滌和干燥,得到桑葉凝膠劑。本發明提供的桑葉凝膠劑純度高,安全無毒,可作為食品、醫藥、精細化工產品的添加劑。本方法操作性強,適用于工業化生產。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蠶桑資源深加工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桑葉凝膠劑及其制備方法和應用。
背景技術
凝膠劑系指形成凝膠的輔助材料與藥物制成混懸或乳狀液型的稠厚液體或半固體制劑。凝膠具有很好的穩定性和生物相容性,并且對藥物具有緩釋控釋作用,提高藥物局部的濃度、延長藥物的釋放或擴散過程,可以從皮膚、眼粘膜、口腔、鼻腔、陰道、直腸等多種途徑給藥,在臨床中具有良好的應用價值和前景。隨著新藥研究的進展和新型輔料的不斷出現,還研發出環境敏感性凝膠、納米凝膠等新產品,提高了臨床療效。
桑葉是家蠶的日常食物,又名家桑、荊桑、桑椹樹、黃桑葉等。我國各地廣泛種植桑樹,桑葉產量較高。桑葉是桑樹的主要產物,約占地上部產量的60%,在傳統的蠶業生產中僅用于養蠶,用途單一,使許多桑葉因養蠶不足而被浪費,既降低了土地利用率,又降低了桑園經濟效益。桑是《中國藥典》收錄的藥食兩用植物,常用于中藥的配伍當中,在保健品、食品、日化產品等等方面應用廣泛。
據目前研究表明,桑葉中含有多種人體所需的營養成分,具有降血糖、降血壓、降血脂、抗衰老、增加耐力等功效,對人體有保健作用。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桑葉的研究逐漸深入,桑葉在保健、調節生理、增強體質等方面的應用逐漸受到人們的重視。同時,不斷開發桑葉的新用途,調整桑葉的利用結構,可以進一步促進桑葉開發利用,奠定蠶桑業發展的經濟基礎。桑葉中可溶性糖含量為10%左右,水溶性果膠含量為6%~9%,其中以春季桑芽中果膠含量最高為9%,可提取制備較優凝膠劑。利用過剩的桑葉資源,從中提取凝膠制成產品對人體健康更有利。果膠的傳統提取法有沸水提取法和酸提取法。沸水提取法僅能提取植物組織中的水溶性果膠,得率低,生產周期長,成品中含多種混雜物,所以在工業生產上一般不用此方法。酸提取法的缺點是果膠分子在提取過程中會局部水解,反應條件也復雜,過濾時速度較慢,生產周期長,效率低,提取的效果較差,不利于工業化生產。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易于工業化生產的桑葉凝膠劑及其制備方法和應用,本發明提供的制備方法操作簡單,提取的效果較好,效率高,易于工業化生產。本發明提供的桑葉凝膠劑純度高,安全無毒,可作為食品、醫藥、精細化工產品的添加劑,本方法操作性強,適用于工業化生產。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了以下技術方案;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桑葉凝膠劑的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1)將桑葉粉碎后和草酸銨-草酸溶液混合,進行水解,得到水解產物;(2)將所述水解產物進行抽提,得到濾液;(3)將所述濾液和活性炭混合,進行脫色處理,得到脫色液;(4)將所述脫色液和無水乙醇混合,靜置,得到粗凝膠;(5)將所述粗凝膠依次進行洗滌和干燥,得到桑葉凝膠劑。
優選的,步驟(1)中所述桑葉和草酸銨-草酸溶液的料液比為1g:12~16mL;所述草酸銨-草酸溶液中,草酸銨的質量濃度為0.45~0.55wt.%,草酸的質量濃度為0.45~0.55wt.%。
優選的,步驟(1)中所述水解的pH為1.5~2.5,水解的溫度為85~95℃,水解的時間為1.5~2.5h。
優選的,步驟(2)中所述抽提的時間為1.5~2.5h,溫度為85~95℃。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安徽農業大學,未經安徽農業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973086.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