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設置有換熱管的固體電蓄熱鍋爐在審
| 申請號: | 202010972729.0 | 申請日: | 2020-09-16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066553A | 公開(公告)日: | 2020-12-11 |
| 發明(設計)人: | 師涌江;吳考陽;李康瑩;矯東柯;馮仁杰 | 申請(專利權)人: | 河北建筑工程學院 |
| 主分類號: | F24H7/02 | 分類號: | F24H7/02;F24H9/00;F24H9/18 |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宗欣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 12103 | 代理人: | 陶慧英 |
| 地址: | 075000 河*** | 國省代碼: | 河北;1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設置 熱管 固體 蓄熱 鍋爐 | ||
1.一種設置有換熱管的固體電蓄熱鍋爐,
包括鍋爐本體,鍋爐本體包括外殼(1);爐外殼(1)內設置有保溫層;
保溫層內設置有保溫棉(17);
鍋爐本體的底部設置有絕緣基座(3);
絕緣基座(3)上方設置有蓄熱體(2);
蓄熱體(2)內設置有電熱絲(4);
所述蓄熱體(2)是由若干蓄熱磚墻平行排布組成的;
蓄熱體(2)內設置有換熱系統;
其特征在于:
換熱系統的連接方式為Z形連接上下軸對稱結構;
換熱系統結構包括換熱支管(10);
換熱支管(10)上端與上換熱干管(8)相連通;
換熱支管(10)下端與下換熱干管(9)相連通;
上換熱干管(8)與總供水管(5)相連通;
下換熱干管(9)與總回水管(6)相連通。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設置有換熱管的固體電蓄熱鍋爐,其特征在于:蓄熱磚堆砌成墻體的結構為蓄熱磚墻(7);
相鄰蓄熱磚墻(7)之間在豎直方向上開有若干個圓形孔道;
圓形孔道內設置有換熱支管(10);
圓形孔道的直徑為換熱支管(10)的直徑。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設置有換熱管的固體電蓄熱鍋爐,其特征在于:每個蓄熱磚墻(7)的兩面在豎直方向上均開有若干個等距半圓柱形凹槽;
半圓柱形狀的凹槽直徑為換熱支管(10)的直徑。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設置有換熱管的固體電蓄熱鍋爐,其特征在于:相鄰蓄熱磚墻的半圓柱凹槽與中間的換熱支管(10)緊貼契合;
相鄰蓄熱磚墻排列方式為平行緊湊排布。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設置有換熱管的固體電蓄熱鍋爐,其特征在于:蓄熱磚墻在水平方向上設置有若干個相同尺寸的圓形空腔(11);
圓形空腔(11)內設置有電熱絲(4)。
電熱絲通電后為蓄熱體(2)進行加熱;
蓄熱體(2)儲存熱量后以導熱方式給換熱支管(10)傳遞熱量。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設置有換熱管的固體電蓄熱鍋爐,其特征在于:換熱支管(10)之間的間距確定由設計計算得出,兩個蓄熱磚墻中間換熱支管(10)組成換熱管排(16)。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設置有換熱管的固體電蓄熱鍋爐,其特征在于:若干個換熱支管(10)垂直上方連接上換熱干管(8);
換熱管排(16)上方連接上換熱干管(8),每根上換熱干管(8)在水平方向上平行排布;
換熱支管(10)的下方連接下換熱干管(9);
換熱管排(16)連接下換熱干管(9),每根下換熱干管(9)在水平方向上平行排布,上換熱干管(8)均與總供水管(5)垂直相連。
下換熱干管(9)與總回水管(6)垂直相連;
總供水管(5)放置在固體蓄熱鍋爐的上方,總回水管(6)放置在固體蓄熱鍋爐的下方。
管(10)組成換熱管排(16)。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設置有換熱管的固體電蓄熱鍋爐,其特征在于:若干個換熱支管(10)并排等間距放置在兩個蓄熱磚墻(7)中間。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河北建筑工程學院,未經河北建筑工程學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972729.0/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