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模塊化與整體式相結合的海上升壓站在審
| 申請號: | 202010970945.1 | 申請日: | 2020-09-16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627602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4-09 |
| 發明(設計)人: | 趙陸堯;湯翔;張力;張振;湯東升;林睿;沈云;王立平;李炬添;譚任深;黃勝;周思愷;黃子誠;范少濤;莊杰敏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能源建設集團廣東省電力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E04H5/04 | 分類號: | E04H5/04;H02B7/00;H02B7/06;H02B7/01;H02B1/01;H02B1/46 |
| 代理公司: | 廣州廣信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44261 | 代理人: | 張文雄 |
| 地址: | 510670 廣東省***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模塊化 整體 相結合 海上 升壓 | ||
本發明涉及一種模塊化與整體式相結合的海上升壓站,包括海底基礎和海面站房,海面站房包括框架主體和房殼;其特征在于:框架主體具有整體式三層空間結構;框架主體的第一層構成休息室、事故排油罐和逃生設備設置空間,第二層構成主變壓器設置空間,第三層構成主變壓器維修設備設置空間;在框架主體的第一層底部或第二層底部向左側延伸出左支撐結構、向右側延伸出右支撐結構,在左支撐結構上連接有左預制箱體,在右支撐結構上連接有右預制箱體,形成模塊化組合結構;框架主體的底面設有大管型基礎連接端和小管型基礎連接端,以構成與基礎的固定連接結構。具有鋼材用量較少、材料成本較低及施工周期較短、施工效率較高等特點。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模塊化與整體式相結合的海上升壓站。屬于電力中的海上發電設備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近些年來我國海上風電事業發展十分迅猛,越來越多的海上風電項目在祖國沿海省份開始了開工建設。海上風電項目一般可分為四大部分,一是海上風力發電機組,二是海上升壓站,三是海纜,四是陸上集控中心。海上風力發電機發出的電能通過35kV集電海纜將電能匯集到海上升壓站,通過海上升壓站將電壓從35kV升壓至220kV后再通過220kV海纜將電能從海上傳輸至陸上集控中心,最后通過陸上集控中心和電網進行連接。可見海上升壓站是海上風電項目中的核心,負責電能的匯集,升壓等關鍵工作。
現有技術中,如圖5所示,其包括海底基礎部10和海面主體部20,海面主體部20為整體式鋼結構,其設計容量在200MW~400MW不等,重量一般在3000噸上下,目前最輕的400MW海上升壓站,其海面主體部20的重量大概在2700t左右。常規的海上升壓站除了入海基礎部10之外,在基礎之上的海面主體部20組塊分為3層布置,一層為電纜夾層(含休息室、事故排油罐、逃生設備等),二層為主設備層(含主變壓器、GIS、中壓配電柜、低壓配電、接地變、接地兼站用變、消防設備間、通信蓄電池室等),三層為附屬設備層(含電子設備間、二次蓄電池室、暖通機房、柴油發電機、儲油罐等),頂面布置避雷針、雷達天線及吊裝設備等。常規升壓站尺寸為40.4m(長)、36m(寬)、17m(高)的布置。
現有技術的海上升壓站,由于海面主體部20為整體式鋼結構,因此存在如下問題:(1)構成海面主體部所需的鋼材較粗較大,重量重,導致海面主體部整體重量較大(一般在2800-3200t),消耗鋼材多、重量重、成本較高。(2)由于海面主體部的重量較大,導致海底基礎部(包括鋼管樁、導管架)需要的鋼材用量也要大大增加,導致鋼材用量大、材料成本高。(3)由于海面主體部為整體式鋼結構,因此必須在同一地點、同一作業面施工,從而限了施工空間和作業工作面,造成施工周期較長(通常為9-10個月)、用工成本高和施工效率低。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即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為了解決現有整體式鋼結構海上升壓站存在鋼材用量較大、材料成本較高及施工周期較長、用工成本較高、施工效率較低等問題,提供一種模塊化與整體式相結合的海上升壓站,具有鋼材用量較少、材料成本較低及施工周期較短、用工成本較低、施工效率較高等突出的實質性特點和顯著進步。
本發明的目的可以通過采取如下技術方案達到:
一種模塊化與整體式相結合的海上升壓站,包括海底基礎和海面站房,海面站房包括框架主體和房殼;其結構特點在于:框架主體具有整體式三層空間結構;框架主體的第一層構成休息室、事故排油罐和逃生設備設置空間,框架主體的第二層構成主變壓器設置空間,框架主體的第三層構成主變壓器維修設備設置空間;在框架主體的第一層底部或第二層底部向左側延伸出左支撐結構、向右側延伸出右支撐結構,在左支撐結構上連接有左預制箱體,在右支撐結構上連接有右預制箱體,形成模塊化組合結構;左預制箱體構成中壓設備、低壓設備和電子設備、二次蓄電池、柴油發電機的設置空間,右預制箱體構成GIS、通信蓄電池、消防設備和GIS檢修設置、暖通設備設置空間;框架主體的底面設有大管型基礎連接端和小管型基礎連接端,以構成與基礎的固定連接結構;通過左預制箱體、右預制箱體與框架主體的連接組合,構成模塊化與整體式相結合的海上升壓站結構。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能源建設集團廣東省電力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經中國能源建設集團廣東省電力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970945.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圖像處理裝置,圖像處理方法以及記錄介質
- 下一篇:電力轉換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