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玻璃鋼內襯混凝土復合管及制備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010970697.0 | 申請日: | 2020-09-16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032417A | 公開(公告)日: | 2020-12-04 |
| 發明(設計)人: | 向繼卿 | 申請(專利權)人: | 向繼卿 |
| 主分類號: | F16L9/14 | 分類號: | F16L9/14;B28B21/60 |
| 代理公司: | 北京盛凡智榮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616 | 代理人: | 李青 |
| 地址: | 618100 四川省德陽市中*** | 國省代碼: | 四川;5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玻璃鋼 內襯 混凝土 復合管 制備 方法 | ||
1.一種玻璃鋼內襯混凝土復合管,其特征在于,其包括玻璃鋼內管(1)、套設在所述玻璃鋼內管(1)外部的混凝土外管(2),所述玻璃鋼內管(1)外壁上等距設有若干個環狀的砂石凸齒(3),兩個相鄰的砂石凸齒(3)之間構成了凹槽A(4),所述混凝土外管(2)內壁上設有與所述砂石凸齒(3)能夠咬合的凹槽B(6),其與兩個所述凹槽B(6)之間設有與所述凹槽A(4)能夠咬合的凸齒(5)。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玻璃鋼內襯混凝土復合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砂石凸齒(3)的寬度為25公分,所述凹槽A(4)的寬度為5公分。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玻璃鋼內襯混凝土復合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砂石凸齒(3)為通過包砂工藝制備而成。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玻璃鋼內襯混凝土復合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玻璃鋼內管(1)為夾砂玻璃鋼。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玻璃鋼內襯混凝土復合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砂石凸齒(3)的砂石為石英砂。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玻璃鋼內襯混凝土復合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土外管(2)內澆筑有加強鋼筋。
7.一種玻璃鋼內襯混凝土復合管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制備權利要求1至權利要求6任一項的復合管,其制備步驟如下:
(1)制襯工序:提供一內模,在該內模外表面形成玻璃鋼內襯層,然后將其進行紅外線深度固化;
(2)纏繞工序:
a、待步驟(1)的玻璃鋼內襯層深度固化后,將浸潤有樹脂的玻璃纖維纏繞至玻璃剛內襯層上形成達到一定厚度的纏繞層;
如果是權利要求5所述的夾砂玻璃鋼,還需要在完成纏繞層的纏繞后,再繼續將石英砂與樹脂混合攪拌而成的樹脂砂漿纏繞至上述的纏繞層上形成夾砂層;
b、待步驟a纏繞層或夾砂層纏繞完成后,用纏繞紗纏繞在纏繞層或夾砂層上形成外纖維纏繞層;
(3)包砂工序:在上述的步驟制備的外纖維纏繞層上等距鋪上網格襯,然后在網格襯上采用包砂網格布將砂石包裹附著在外纖維纏繞層,然后將其進行紅外深度固化,待纏繞層或夾砂層、外纖維纏繞層完全固化后,套設在內模上的即為玻璃鋼內管,等距分布在玻璃鋼內管外表面上的呈鋸齒狀的凸起即為砂石凸齒;
(4)混凝土澆筑:提供一外模,將內模及玻璃鋼內管移動至外模中,并將該外模和內模的底面緊固在一起,然后在玻璃鋼內管與外模之間澆筑混凝土;
如果是權利要求6的復合管,在混凝土固化前,需要在混凝土里放置鋼筋;
(5)修整與脫模:待混凝土固化后,對管道進行修整后,依次拆除內模和外模,脫出的即為玻璃鋼內襯混凝土復合管。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一種玻璃鋼內襯混凝土復合管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1)在制襯之前,需要在內膜纏繞聚酯薄膜;在制襯過程中,需用壓輥(毛滾和氣泡滾)反復滾壓趕出氣泡并做到玻璃纖維完全浸透,所制備的玻璃鋼內襯層的樹脂含量高于65%以上,厚度不低于2mm。
9.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一種玻璃鋼內襯混凝土復合管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2)中的樹脂砂漿的樹脂的重量含量在28%-30%,且其由大張力的裹砂材料環向進行密實纏繞,直至達到所需厚度分離夾砂器;夾砂層在纏繞前,石英砂需保證完全浸透。
10.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一種玻璃鋼內襯混凝土復合管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2)中纏繞層的樹脂重量含量在35%左右。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向繼卿,未經向繼卿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970697.0/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市政用樹木移植的運輸設備及操作方法
- 下一篇:一種偏振無關光學移相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