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水利工程用便于限位的管道切割裝置在審
| 申請號: | 202010969578.3 | 申請日: | 2020-09-15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108913A | 公開(公告)日: | 2020-12-22 |
| 發明(設計)人: | 王炯;劉波 | 申請(專利權)人: | 河南朔方電子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3Q3/06 | 分類號: | B23Q3/06;B23Q1/25;B23Q15/22 |
| 代理公司: | 北京盛凡智榮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616 | 代理人: | 劉玉珠 |
| 地址: | 453000 河南省新鄉市平原示范*** | 國省代碼: | 河南;4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水利工程 便于 限位 管道 切割 裝置 | ||
本發明涉及管道切割技術領域,尤其為一種水利工程用便于限位的管道切割裝置,包括切割平臺和管道,所述切割平臺的底端固定連接有支撐柱,所述切割平臺的右端固定連接有控制器,所述切割平臺的中央位置處設置有切割深度調節裝置,所述切割平臺的頂端左右兩側均設置有翻轉裝置和限位裝置,所述翻轉裝置設置在限位裝置的內側,所述切割深度調節裝置包括第一電機、第一限位桿和楔形塊,所述楔形塊的外側與切割平臺的內側滑動連接,所述第一電機設置在切割平臺的底端內側,本發明中,通過設置的限位裝置中的定位凹槽、定位轉桿、第一電機和第一螺桿等構件,可以實現對管道的限位,防止管道在切割時出現偏移的現象,保證管道的順利切割。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管道切割技術領域,具體為一種水利工程用便于限位的管道切割裝置。
背景技術
水利工程是用于控制和調配自然界的地表水和地下水,達到除害興利目的而修建的工程,也稱為水工程,水是人類生產和生活必不可少的寶貴資源,但其自然存在的狀態并不完全符合人類的需要,只有修建水利工程,才能控制水流,防止洪澇災害,并進行水量的調節和分配,以滿足人民生活和生產對水資源的需要,水利工程需要修建壩、堤、溢洪道、水閘、進水口、渠道、渡漕、筏道和魚道等不同類型的水工建筑物,以實現其目標。
目前,現有的管道切割裝置在切割時不能對管道進行良好的限位,使得管道在切割時,容易出現位移,會增加管道切割的勞動時間和勞動量,且現有的管道切割裝置在切割時需要人為的不斷改變切割時的位置,會造成切割面的不光滑,且對切割深度不能進行較為精確的控制,可能會造成切割面的粘連。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水利工程用便于限位的管道切割裝置,以解決上述背景技術中提出的問題。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水利工程用便于限位的管道切割裝置,包括切割平臺和管道,所述切割平臺的底端固定連接有支撐柱,所述切割平臺的右端固定連接有控制器,所述切割平臺的中央位置處設置有切割深度調節裝置,所述切割平臺的頂端左右兩側均設置有翻轉裝置和限位裝置,所述翻轉裝置設置在限位裝置的內側。
優選的,所述切割深度調節裝置包括第一電機、第一限位桿和楔形塊,所述楔形塊的外側與切割平臺的內側滑動連接,所述第一電機設置在切割平臺的底端內側,所述第一電機的主軸末端固定連接有第一螺桿,所述第一螺桿的另一端與切割平臺的底端內側轉動連接,所述第一螺桿的數量為2個,所述第一螺桿呈對稱狀設置,所述第一螺桿的外側與楔形塊的內側螺旋連接。
優選的,所述第一限位桿的底端與切割平臺的內側固定連接,所述第一限位桿的外側滑動連接有升降座,所述升降座滑動設置在切割平臺的內側,所述升降座的底端兩側均通過轉軸轉動連接有滾輪,所述滾輪的外側與楔形塊的頂端外側滑動連接,所述升降座頂端內側固定連接有第二電機,所述第二電機的主軸末端固定連接有切割片。
優選的,所述翻轉裝置包括第四電機和第二限位桿,所述第二限位桿與切割平臺的一端內側固定連接,所述第四電機的主軸末端固定連接有第二螺桿,所述第二螺桿的后端與切割平臺的內側轉動連接,所述第二螺桿的外側螺旋連接有滑塊,所述滑塊的內側與第二限位桿的內側滑動連接。
優選的,所述滑塊的頂端固定連接有支撐板,所述支撐板的內側轉動連接有連桿,位于邊側的所述支撐板的左端固定連接有第三電機,所述第三電機的主軸末端與連桿的一端固定連接,所述連桿的外側固定連接有外齒輪,所述支撐板的頂端內側轉動連接有轉動輥,所述轉動輥的內側固定連接有內齒輪,所述內齒輪的外側和外齒輪的外側相嚙合,所述轉動輥的頂端外側與管道的底端外側滑動連接。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河南朔方電子信息技術有限公司,未經河南朔方電子信息技術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969578.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