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電驅橋冷卻控制系統及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010969012.0 | 申請日: | 2020-09-15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211993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1-12 |
| 發明(設計)人: | 武劍 | 申請(專利權)人: | 華人運通(江蘇)技術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16H57/04 | 分類號: | F16H57/04 |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新律師事務所 31272 | 代理人: | 俞滌炯 |
| 地址: | 224000 江蘇省鹽城市***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電驅橋 冷卻 控制系統 方法 | ||
1.一種電驅橋冷卻控制系統,其特征在于,具體包括:
一制冷半導體,所述制冷半導體的冷端串接于一電機冷卻液回路,所述制冷半導體的熱端串接于一減速箱齒輪油回路;
一溫度采集單元,用以實時檢測所述減速箱齒輪油回路中的齒輪油溫度;
一控制單元,分別連接所述制冷半導體和所述溫度采集單元,用以根據所述齒輪油溫度控制所述制冷半導體進行所述電機冷卻液回路與所述減速箱齒輪油回路之間的熱量傳導。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電驅橋冷卻控制系統,其特征在于,還包括一第一熱交換設備,所述冷端通過所述第一熱交換設備串接于所述電機冷卻液回路。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電驅橋冷卻控制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冷端通過軟性導熱材料貼附于所述第一熱交換設備上。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電驅橋冷卻控制系統,其特征在于,還包括一第二熱交換設備,所述熱端通過所述第二熱交換設備串接于所述減速箱齒輪油回路。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電驅橋冷卻控制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熱端通過軟性導熱材料貼附于所述第二熱交換設備上。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電驅橋冷卻控制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單元包括:
一信號輸出模塊,用以在所述齒輪油溫度大于一預定溫度閾值時輸出一第一控制信號,以及在所述齒輪油溫度不大于所述預定溫度閾值時輸出一第二控制信號;
一通電控制模塊,連接所述信號輸出模塊,用以根據所述第一控制信號控制所述制冷半導體不通電,所述電機冷卻液回路與所述減速箱齒輪油回路之間通過所述制冷半導體自由進行熱量傳導,以及根據所述第二控制信號控制所述制冷半導體通電,提升所述齒輪油溫度的同時降低所述電機冷卻液回路中冷卻液溫度。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電驅橋冷卻控制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預定溫度閾值的取值范圍為[60度,90度]。
8.一種車輛,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權利要求1-7中任意一項所述的電驅橋冷卻控制系統。
9.一種電驅橋冷卻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預設一制冷半導體,所述制冷半導體的冷端串接于一電機冷卻液回路,所述制冷半導體的熱端串接于一減速箱齒輪油回路;
則電驅橋冷卻控制方法包括:
步驟S1、實時檢測所述減速箱齒輪油回路中的齒輪油溫度;
步驟S2、根據所述齒輪油溫度控制所述制冷半導體進行所述電機冷卻液回路與所述減速箱齒輪油回路之間的熱量傳導。
10.根據權利要求9所述的電驅橋冷卻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提供一第一熱交換設備,所述冷端通過所述第一熱交換設備串接于所述電機冷卻液回路。
11.根據權利要求10所述的電驅橋冷卻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冷端通過軟性導熱材料貼附于所述第一熱交換設備上。
12.根據權利要求9所述的電驅橋冷卻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提供一第二熱交換設備,所述熱端通過所述第二熱交換設備串接于所述減速箱齒輪油回路。
13.根據權利要求12所述的電驅橋冷卻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熱端通過軟性導熱材料貼附于所述第二熱交換設備上。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華人運通(江蘇)技術有限公司,未經華人運通(江蘇)技術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969012.0/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