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喀斯特森林樹木幼苗的監測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010968241.0 | 申請日: | 2020-09-15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213446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1-12 |
| 發明(設計)人: | 向悟生;李冬興;王斌;黃甫昭;李健星;李先琨;郭屹立;文淑均 | 申請(專利權)人: | 廣西壯族自治區中國科學院廣西植物研究所 |
| 主分類號: | G01N33/00 | 分類號: | G01N33/00;G01B5/00;G01B5/004;G01B5/02;G01B5/06;G01B5/08 |
| 代理公司: | 北京輕創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212 | 代理人: | 蔣杰 |
| 地址: | 541006 廣西壯族*** | 國省代碼: | 廣西;4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喀斯特 森林 樹木 幼苗 監測 方法 | ||
本發明涉及一種喀斯特森林樹木幼苗的監測方法,包括如下步驟:步驟一,喀斯特森林樹木幼苗監測的取樣設計;步驟二,幼苗樣方的框選;步驟三,幼苗的標記編號與定位;步驟四,幼苗的種類鑒定與生長參數測量。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采用合理抽樣設計,用定制帶刻度單位的框選工具代替塑料繩框選幼苗樣方,可直接讀取幼苗定位坐標,并可長期監測使用,無需頻繁更換;采用預先定制帶編號的不干膠PET材質貼簽,解決手寫空白塑料標簽費時且筆跡易消失的缺點,可簡單高效地實現大面積喀斯特森林樹木幼苗生長的長期監測,極大提高了喀斯特森林樹木幼苗的調查工效。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及林業研究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喀斯特森林樹木幼苗的監測方法。
背景技術
喀斯特地貌是指可溶性巖石受水的溶蝕作用和伴隨的機械作用所形成的各種地貌,廣泛分布在中國西南的廣西、貴州、云南、四川等地,其分布面積占了中國陸地面積的約1/3。其中分布的大面積喀斯特森林起到了防止石漠化、維持生物多樣性和保持水土等諸多重要功能。監測喀斯特森林樹木幼苗的生長和死亡過程,是研究喀斯特森林的結構動態和演替趨勢的重要內容,是林業、植物和生態等行業工作者與科研人員十分重要的需求之一。
喀斯特森林通常生長在地形復雜陡峭的石山上,樹木幼苗的監測方法需要根據喀斯特生境的特點和樹木生物學特性進行設計;傳統的樹木幼苗監測方法通常采用塑料繩框選1m×1m的樣方進行調查作業,由于塑料繩在高溫多雨的環境中很快老化降解,導致在長期監測過程中需要重復不斷用塑料繩框選樣方;而且用塑料繩框選樣方,因沒有長度刻度,幼苗的坐標定位一般需要輔助采用鋼卷尺進行測量;此外,普通幼苗監測方法在幼苗個體的標記編號時,常采用鉛筆在空白塑料標簽手寫編號,不僅費時,而且手寫編號因野外日曬雨淋容易導致筆跡消失,極大影響下次調查監測時的識別。因此亟需設計一種適應喀斯特生境、簡便高效且成本較低的方法,以便實現大面積喀斯特森林樹木幼苗的長期固定監測。
發明內容
綜上所述,為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喀斯特森林樹木幼苗的監測方法。
本發明解決上述技術問題的技術方案如下:一種喀斯特森林樹木幼苗的監測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步驟一,在需要監測的喀斯特森林設置多個幼苗監測樣站,每一個所述幼苗監測樣站設置多個幼苗樣方進行抽樣,并對所述幼苗監測樣站進行編號,再根據相應的所述幼苗監測樣站的編號對所述幼苗樣方進行編號;
步驟二,通過與所述幼苗樣方尺寸相匹配的框選工具分別將所述幼苗樣方框選起來,使所述幼苗樣方形成幼苗固定監測樣方;所述框選工具上設有可以讀出所述幼苗固定監測樣方內任一木本植物幼苗個體的坐標值的刻度;
步驟三,根據相應的所述幼苗樣方的編號對所有的木本植物幼苗個體進行編號,并將木本植物幼苗個體的編號通過防水材料預先打印成出來再標記到對應的木本植物幼苗個體上,最后將木本植物幼苗個體在對應的所述幼苗固定監測樣方內的坐標值和編號分別記錄在調查表上;
步驟四,對木本植物幼苗個體進行首次監測,監測的指標包括物種組成、植株長度、葉片數以及基徑;
首次監測后,對于下次監測仍存活的木本植物幼苗個體,在調查表上對照坐標值和編號記錄其基徑、葉片數和植株長度;對于下次監測死亡的木本植物幼苗個體,在調查表上對照坐標值和編號記錄其基徑、葉片數和植株長度為0,并記錄可能的死亡原因;對于下次監測胸徑增長到1cm以上的木本植物幼苗個體,對其進行最后一次幼苗監測,測量胸徑和高度并對照坐標值和編號記錄在調查表上,且對照坐標值和編號將葉片數>50記錄在調查表上;對于所述幼苗固定監測樣方內新增的木本植物幼苗個體或枝條參照首次幼苗監測程序。
在上述技術方案的基礎上,本發明還可以做如下改進: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廣西壯族自治區中國科學院廣西植物研究所,未經廣西壯族自治區中國科學院廣西植物研究所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968241.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