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接線彎線器在審
| 申請號: | 202010967983.1 | 申請日: | 2020-09-15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122494A | 公開(公告)日: | 2020-12-25 |
| 發明(設計)人: | 趙東年;于瀟;劉瑩;江璇;房玉禎;董太波;薛廣森;王緒峰 | 申請(專利權)人: | 國網山東省電力公司濟南市長清區供電公司;國家電網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1F1/00 | 分類號: | B21F1/00 |
| 代理公司: | 濟南誠智商標專利事務所有限公司 37105 | 代理人: | 鄭憲常 |
| 地址: | 250300 山東省***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接線 彎線器 | ||
本發明公開了接線彎線器,包括彎線盤,所述彎線盤上設有固定輪、直徑調節輪、角度調節輪,所述固定輪設于彎線盤前端左下方,固定輪與連接軸一通過軸承連接,連接軸一與彎線盤后端通過緊固件連接,所述直徑調節輪設于彎線盤前端右下方,所述直徑調節輪與連接軸二通過軸承連接,所述連接軸二設于槽孔一內,所述槽孔一豎直設置,連接軸二與彎線盤后端通過緊固件固定,調節緊固件能夠上下調節直徑調節輪的位置。本發明接線彎線器節省人力物力時間,提高工作的準確性和安全性,方便攜帶。采用動滑輪原理,能節省二分之一的力氣。該彎線器省時,省力,適應多種規格的導線,提高工作效率。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彎線器技術領域,特別涉及接線彎線器。
背景技術
在實際的裝表接電以及其他工作中,經常使用較粗、不同直徑的電線。接線工作要做到接線整齊,如果接線不整齊,會出現線路相互之間短路的情況,有時會出現絕緣破皮現象,導致出現事故,為了做到接線整齊經常需要在轉角、接頭處對電線進行彎曲,彎曲后再進行接線,直徑較細的電線容易彎曲通過鉗子就能夠基本解決問題,但是鉗子面對直徑較粗,不容易彎曲的電線就會捉襟見肘,工人操作很不方便。
現有技術中的接線器通常只能處理單一直徑的導線,而且需要在地面上工作,或者支撐面上工作,攜帶不方便,操作也不方便,效果不佳。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克服現有技術中的不足,提供接線彎線器,該接線彎線器節省人力物力時間,提高工作的準確性和安全性,方便攜帶。采用動滑輪原理,能節省二分之一的力氣。該彎線器省時,省力,適應多種規格的導線,提高工作效率。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接線彎線器包括彎線盤,所述彎線盤上設有固定輪、直徑調節輪、角度調節輪,所述固定輪設于彎線盤前端左下方,固定輪與連接軸一通過軸承連接,連接軸一與彎線盤后端通過緊固件連接,所述直徑調節輪設于彎線盤前端右下方,所述直徑調節輪與連接軸二通過軸承連接,所述連接軸二設于槽孔一內,所述槽孔一豎直設置,連接軸二與彎線盤后端通過緊固件固定,調節緊固件能夠上下調節直徑調節輪的位置,所述角度調節輪設于彎線盤的上部,所述角度調節輪與連接軸三通過軸承連接,所述連接軸三與接線盤后端通過緊固件固定,調節緊固件能夠左右調節角度調節輪的位置,所述彎線盤左側與把手一連接。
彎線器還包括壓線器,所述壓線器包括連接柱,連接柱頂端與壓軸一中部連接,所述連接柱一側與若干壓軸二連接,壓軸二至少設有兩個,壓軸二設于同側,彎線工作時,電線設于壓軸二下方,壓軸一上方。
所述彎線盤右下角設有連接耳,所述連接耳與把手二連接,所述把手二上設有滾輪,所述滾輪通過連接軸與把手二連接,滾輪與連接軸通過軸承連接。
所述滾輪、固定輪、直徑調節輪、角度調節輪設于同一豎直平面內。
所述連接軸三設于槽孔二內,所述槽孔二水平設置。
所述把手一或把手二位端設有連接環,所述連接環通過連接件連接。
所述滾輪至少設有3個,最右端的滾輪設于固定輪的下方垂直位置。
所述把手一和把手二設有防滑套。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
1)節省人力物力時間,提高工作的準確性和安全性,方便攜帶。采用動滑輪原理,能節省二分之一的力氣。該彎線器能處理較粗、不同直徑的電線,省時,省力,適應多種規格的導線,提高工作效率。
2)通過固定輪確定電線彎折的地方,通過直徑調節輪調到適合的電線直徑的地方,完后就可以進行彎曲,彎曲角度根據需要控制,通過槽孔一將直徑調節輪調到最下方時彎線器彎折的電線直徑最小,直徑調節輪與固定輪距離最近,向上調節直徑調節輪時直徑調節輪與固定輪的距離越來越大,適合的直徑越來越大。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國網山東省電力公司濟南市長清區供電公司;國家電網有限公司,未經國網山東省電力公司濟南市長清區供電公司;國家電網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967983.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