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數據傳輸方法和裝置在審
| 申請號: | 202010967902.8 | 申請日: | 2020-09-15 |
| 公開(公告)號: | CN114189318A | 公開(公告)日: | 2022-03-15 |
| 發明(設計)人: | 唐浩 | 申請(專利權)人: | 華為技術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4L1/16 | 分類號: | H04L1/16;H04L1/18;H04L27/34 |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立鈞成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205 | 代理人: | 孫靜;劉芳 |
| 地址: | 518129 廣東***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數據傳輸 方法 裝置 | ||
本申請提供了一種數據傳輸方法和裝置。該方法包括:第一設備接收來自第二設備的第一數據包和第二數據包,該第一數據包中包括第二設備根據第一調制方式對第一碼字調制得到的至少一個第一調制符號,該第二數據包包括根據該第二調制方式對第二碼字調制得到的至少一個第二調制符號。以及第一設備接收來自該第二設備的第三數據包,該第三數據包包括至少一個第三調制符號,該第三調制符號是第二設備根據第三調制方式對一個比特組調制得到的,該一個比特組包括該第一碼字中的至少一個比特和該第二碼字中的至少一個比特。第一設備對該第一數據包、該第二數據包和該第三數據包進行解碼。以期提高數據傳輸的可靠性。
技術領域
本申請涉及通信領域,并且更具體地,涉及一種數據傳輸方法和裝置。
背景技術
隨著移動網絡普及應用到各行各業中,移動網絡需要支持的業務越來越多樣化,同時需要滿足超高速率、超低時延、超高可靠和/或超多連接等不同的業務需求。傳統移動通信中,通過混合自動重傳請求(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HARQ)方式由接收端反饋確認響應(acknowledge,ACK)或否定響應(negative acknowledge,NACK)通知發送端數據被成功接收或未被成功接收。然而,這種HARQ反饋方式在一些應用場景中并不適用。例如廣播業務場景、多跳中繼通信場景、超可靠低時延通信(ultra reliable and lowlatency communication,URLLC)場景。如廣播業務場景中接收設備數量較多時或者多跳中繼場景中傳輸跳數較多時均會導致非常大的反饋開銷,在URLLC場景中HARQ反饋方式可能無法滿足較高的可靠性及時延需求。
發明內容
本申請提供了一種數據傳輸方法和裝置,以期提高數據傳輸的可靠性。
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種數據傳輸方法,該方法可以由第二設備或配置于(或用于)第二設備的模塊(如芯片)執行,以下以該方法由第二設備執行為例進行說明。
該方法包括:向第一設備發送第一數據包和第二數據包,該第一數據包中包括至少一個第一調制符號,該至少一個第一調制符號是根據第一調制方式對第一碼字調制得到的,該第二數據包包括至少一個第二調制符號,該至少一個第二調制符號是根據該第二調制方式對第二碼字調制得到的;向該第一設備發送第三數據包,該第三數據包包括至少一個第三調制符號,一個該第三調制符號是根據第三調制方式對一個比特組調制得到的,該一個比特組包括該第一碼字中的至少一個比特和該第二碼字中的至少一個比特。
根據上述方案,第一設備在能夠合并第一數據包和重傳數據包中第一碼字的信息,以及合并第二數據包和重傳數據包中的第二碼字的信息進行譯碼,提高了解碼成功的概率。并且,當第一數據包和第二數據包中的至少一個數據包解碼成功時,可以實現第三數據包在有先驗信息的情況下進行解調解碼。進一步提高數據包解碼成功的概率,進而提高了數據傳輸的可靠性。
結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某些實現方式中,該第一調制方式對應第一星座圖,該第一星座圖中的每個星座點包括M個比特,該第二調制方式對應第二星座圖,該第二星座圖中的每個星座點包括Q個比特,該第三調制方式對應第三星座圖,該第三星座圖中每個星座點包括N個比特,其中,M、Q、N為正整數。
結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某些實現方式中,該第一調制方式為調制階數為M的正交振幅調制QAM,該第一星座圖中相鄰兩個星座點之間僅1比特取值不同,和/或,該第二調制方式為調制階數為Q的正交振幅調制QAM,該第二星座圖中相鄰兩個星座點之間僅1比特取值不同。
結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某些實現方式中,該第三星座圖中每個星座點包括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該第一碼字中的比特根據該第一位置進行星座點映射,該第二碼字中的比特根據該第二位置進行星座點映射,其中,該第一位置包括該N個比特中的P個比特,該第二位置包括該N個比特中的N-P個比特,P、N為正整數且P<N。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華為技術有限公司,未經華為技術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967902.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毫米波雷達目標跟蹤方法及系統
- 下一篇:產生循環影片的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