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以姜秧為原料的制漿造紙工藝及超高濃連續打漿機在審
| 申請號: | 202010963927.0 | 申請日: | 2020-09-15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048930A | 公開(公告)日: | 2020-12-08 |
| 發明(設計)人: | 鄭宗剛 | 申請(專利權)人: | 鄭宗剛 |
| 主分類號: | D21D1/02 | 分類號: | D21D1/02;D21C9/18;D21C9/10;D21F9/04;D21H11/12 |
| 代理公司: | 唐山永和專利商標事務所 13103 | 代理人: | 張皓清 |
| 地址: | 064004 河北省唐山*** | 國省代碼: | 河北;1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原料 造紙 工藝 超高 連續 打漿機 | ||
1.一種以姜秧為原料的制漿造紙工藝,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驟:
(1)備料:將姜秧粉碎除塵切削成長度為8mm~12mm的粗纖維儲存;
(2)纖維降解:將粗纖維投入纖維降解池中,浸泡3小時以上,纖維降解池中放入生物制漿助劑和除臭劑,纖維降解池液體溫度在30℃以上,池中水量是干物質重量的4~5倍;
(3)纖維分絲:將纖維降解池中的粗纖維提出,投放到纖維儲存池中,此處的質量濃度調節到5%~20%,儲存池中的粗纖維使用螺旋給料機提出,提出過程中實現部分柔絲、分絲、軟化的目的;
(4)打漿:由儲存池提出的粗纖維直接輸送到超高濃連續打漿機中,進行第一次打漿作業,第一次打漿作業質量濃度為5% ~20%;合格的漿液流入第一儲漿池中,分離出的粗纖維進入第二個超高濃連續打漿機中,進行第二次打漿作業,第二次打漿作業質量濃度為12%~14%;合格的漿液流入第一儲漿池中,分離出來的粗纖維回送到纖維降解池中再次降解;
(5)脫水:用固液分離機將第一儲漿池中的合格紙漿提出,進行脫水,脫水后的紙漿投送到清洗傳送機上,進行清洗;清洗后的紙漿投入到第二儲漿池中稀釋,使用固液分離機把第二儲漿池中的漿液脫水,半干濕紙漿即為本色成品紙漿,成品紙漿的pH呈中性,脫水產生的液體回流到纖維降解池進行二次利用;
(6)漂白:成品本色紙漿輸送到漂白車間的第三儲漿池中,通過攪拌機攪拌同時進行加水稀釋,濃度調解到5%~10%之間,同時加入紙漿漂白助劑,用紙漿泵提出,投入普通打漿機中打漿,打漿后得到白色紙漿,白色紙漿絕干得漿率在80%以上;
(7)抄紙:把白色紙漿用噴漿機噴撒到抄造網籠上,形成可控的濕紙頁,對濕紙頁進行壓榨烘干處理,制作出成品紙。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以姜秧為原料的制漿造紙工藝,其特征在于,生物制漿助劑的用量為1噸漿液中加入4~6kg生物制漿助劑;除臭劑的用量為1噸漿液中加入2.5kg除臭劑。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以姜秧為原料的制漿造紙工藝,其特征在于,循環使用第二次的降解液在打漿作業的第二個循環時分離出黑液,所述黑液直接輸送至黑液處理車間,將黑液輸送至黑液處理車間,用粉碎后的廢料處理黑液。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以姜秧為原料的制漿造紙工藝,其特征在于,多次混合吸收黑液經過干燥后的廢料,制成生物質顆粒,或投入燃氣發生爐生產再生燃氣,或用發酵法生產生物質有機肥料。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以姜秧為原料的制漿造紙工藝,其特征在于,1噸絕干紙漿生產過程使用水量低于12噸,由備料到白色成品紙的用水量不超過30噸。
6.一種權利要求1-5任一項所述的以姜秧為原料的制漿造紙工藝使用的超高濃連續打漿機,包括入料漏斗、出漿口、纖維出口和電機,其特征在于,入料漏斗底部與研磨倉連接,研磨倉為倒錐形結構,研磨倉對稱中心設有轉軸,轉軸上固定有研磨砂輪和撥料器,轉軸與電機輸出端連接;研磨倉內設有錐形篩網,錐形篩網上端口為自由端,錐形篩網下端口固定在轉軸上;研磨倉內設有刮漿刷,刮漿刷平行于錐形篩網網面,刮漿刷上端設有清洗水嘴;研磨倉上端設有纖維出口,研磨倉下部設有出漿口。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超高濃連續打漿機,其特征在于,錐形篩網為耐磨耐腐蝕材質制作;刮漿刷為耐磨鋼材制作。
8.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超高濃連續打漿機,其特征在于,研磨倉上端面設有封蓋,刮漿刷通過連接桿與封蓋連接。
9.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超高濃連續打漿機,其特征在于,研磨倉和電機安裝在支架或機殼上。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鄭宗剛,未經鄭宗剛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963927.0/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