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抗菌防霉汽車隔音材料及其制備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010963820.6 | 申請日: | 2020-09-14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143087A | 公開(公告)日: | 2020-12-29 |
| 發明(設計)人: | 張宇;陳業中;陳銳;王林;黃險波;葉南飚;羅忠富 | 申請(專利權)人: | 成都金發科技新材料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08L23/08 | 分類號: | C08L23/08;C08K3/30;C08K3/22;C08K5/205;C08K5/37;C08K3/015;C08K5/136;C08K5/46;C08J5/18;B32B37/06;B32B37/10;B32B37/04;B32B38/00 |
| 代理公司: | 廣州三環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顏希文;王蘭蘭 |
| 地址: | 610200 四川省成都市雙流*** | 國省代碼: | 四川;5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抗菌 防霉 汽車 隔音材料 及其 制備 方法 | ||
本發明公開一種抗菌防霉汽車隔音材料,包括如下重量份的成分:共聚物樹脂16~49份、無機填料50~80份、抗菌劑0.15~2份和防霉劑0.15~2份;所述抗菌劑為ZnO、CuO、Ag2O、無機銀系抗菌粉、無機鋅系抗菌粉中的至少一種;所述防霉劑為吡啶硫酮類防霉劑、異噻唑啉酮類防霉劑、10,10’?氧代二酚噁嗪、3?碘?2?丙炔基丁基氨基甲酸酯、三氯生和噻菌靈中的至少一種。同時,本發明還公開了所述抗菌防霉汽車隔音材料的制備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抗菌防霉汽車隔音材料及其制備方法,屬于汽車內飾件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隨著汽車工業的日益發展和消費者健康意識的不斷增強,人們不僅要求車內空間寬敞、視野開闊和乘座舒適,還要求車內環境需要滿足乘客相應的健康需求。
汽車隔音墊可應用于乘客艙、行李箱等部位,具有減震、隔音、隔熱等特點,與車內人員有著較為密切的接觸。隔音墊通常是采用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乙烯-辛烯共聚物、乙烯-丁烯共聚物、乙烯-丙烯共聚物制備的,但這幾種材料本身都不具有抗菌和防霉的能力,因此在溫度和濕度等條件適宜的情況下,會給細菌和霉菌提供生存和繁殖的環境,在車內密閉的環境中產生異味,以及隨著空氣流通漂浮于車內空氣中被吸入人體,會嚴重威脅到人體健康。
發明內容
基于此,本發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現有技術的不足之處而提供一種抗菌防霉汽車隔音材料。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所采取的技術方案為:一種抗菌防霉汽車隔音材料,包括如下重量份的成分:共聚物樹脂16~49份、無機填料50~80份、抗菌劑0.15~2份和防霉劑0.15~2份;所述抗菌劑為ZnO、CuO、Ag2O、無機銀系抗菌粉、無機鋅系抗菌粉中的至少一種;所述防霉劑為吡啶硫酮類防霉劑、異噻唑啉酮類防霉劑、10,10’-氧代二酚噁嗪(OBPA)、3-碘-2-丙炔基丁基氨基甲酸酯 (IPBC)、三氯生和噻菌靈中的至少一種。
優選地,所述抗菌防霉汽車隔音材料,由如下重量份的成分組成:共聚物樹脂16~49份、無機填料50~80份、抗菌劑0.15~2份和防霉劑0.15~2份;所述抗菌劑為ZnO、CuO、Ag2O、無機銀系抗菌粉、無機鋅系抗菌粉中的至少一種;所述防霉劑為吡啶硫酮類防霉劑、異噻唑啉酮類防霉劑、10,10’-氧代二酚噁嗪 (OBPA)、3-碘-2-丙炔基丁基氨基甲酸酯(IPBC)、三氯生和噻菌靈中的至少一種。
優選地,所述抗菌劑的粒徑D50≤20μm。
更優選地,所述抗菌劑的粒徑D50≤5μm。
優選地,所述共聚物樹脂為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乙烯-辛烯共聚物、乙烯 -丁烯共聚物和乙烯-丙烯共聚物中的一種;所述共聚物樹脂在190℃、2.16kg測試條件下的熔體流動速率為0.1-100g/10min。
優選地,所述無機填料為碳酸鈣、硫酸鋇、玻璃微珠和滑石粉中的至少一種。
更優選地,所述無機填料為硫酸鋇。
優選地,所述吡啶硫酮類防霉劑為吡啶硫酮鋅、吡啶硫酮銅和雙吡啶硫酮中的至少一種;所述異噻唑啉酮類防霉劑為甲基異噻唑啉酮(MIT)、5-氯-2-甲基 -1-異噻唑啉-3-酮(CMIT)、2-正辛基-4-異噻唑啉-3-酮(OIT)、4,5-二氯-2-正辛基-3- 異噻唑啉酮(DCOIT)、1,2-苯并異噻唑啉-3-酮(BIT)、4-甲基-1,2-苯并異噻唑啉-3- 酮(MBIT)和4-正丁基-1,2-苯并異噻唑啉-3-酮(BBIT)中的至少一種。
更優選地,所述防霉劑為甲基異噻唑啉酮,所述抗菌劑為無機銀系抗菌粉。
優選地,所述防霉劑與抗菌劑的重量比為(1:2)~(2:1)。
同時,本發明還公開一種所述抗菌防霉汽車隔音材料的制備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成都金發科技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經成都金發科技新材料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963820.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