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裝配式建筑預制件加工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2010961905.0 | 申請日: | 2020-09-14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025915B | 公開(公告)日: | 2021-11-23 |
| 發明(設計)人: | 陳浩 | 申請(專利權)人: | 山東中巖重科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8B1/04 | 分類號: | B28B1/04;B28B11/24;B28B13/02;B28B13/06;B28B23/02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77200 山東省棗***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裝配式 建筑 預制件 加工 方法 | ||
1.一種裝配式建筑預制件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一、清理模臺,然后在模臺上組裝模具,在模具內安裝鋼筋及網片,同時進行預埋件及電氣管線的預埋預留;
步驟二、澆筑混泥土,同時,模臺進行振搗;
步驟三、模臺攜帶澆筑完畢的混凝土至養護房內,進行蒸汽養護;
步驟四、經養護之后的預制件被模臺攜帶離開養護房,進行脫模;
步驟五、脫模之后的預制件被起吊裝置吊起并被托運轉動運輸至倉庫分類、集中存放,并利用防護裝置對存放的預制件邊角進行防護;
其中:
在上述步驟五中,防護裝置包括可拆卸的安裝在機體(1)上的若干個防護單元(2);
所述防護單元(2)包括:
防護墊(21),用于套設在裝配式建筑預制件的其中一個邊角上;
連接部件(22),一端固定在所述防護墊(21)上;
調節機構(23),所述調節機構(23)的殼體(2301)與所述連接部件(22)的另一端連接;
其中,若干個所述調節機構(23)安裝在機體(1)上,當若干個防護墊(21)將裝配式建筑預制件的邊角一一對應的包裹之后,可通過調節連接部件(22)的長度,使得若干個防護單元(2)在機體(1)以及裝配式建筑預制件邊角的支撐下,所述防護墊(21)可固定在裝配式建筑預制件的邊角上,且:
所述機體(1)包括同軸設置的外環形軌道(101)和內盤形軌道(102),所述外環形軌道(101)與所述內盤形軌道(102)之間通過軌道連接板(103)固定;
所述調節機構(23)的殼體(2301)的內側端滑動設置在所述內盤形軌道(102)的圓周面上,所述外環形軌道(101)的邊緣向側面延伸有若干個弧形限位部(2302),所述殼體(2301)的側面設置有弧形扣件(2303),所述弧形扣件(2303)套設在所述弧形限位部(2302)上。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裝配式建筑預制件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防護墊(21)具有對應于裝配式建筑預制件端面的第一側面(2101)以及分別對應于跟該端面連接以形成邊角的兩個第二側面(2102),所述第一側面(2101)與所述第二側面(2102)內均設有定型板(2103),所述第一側面(2101)的定型板(2103)從所述第一側面(2101)延伸出并連接所述連接部件(22),且兩個所述第二側面(2102)內的所述定型板(2103)的一端共同連接在所述第一側面(2101)的定型板(2103)的端部。
3.如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裝配式建筑預制件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連接部件(22)為一端固定連接所述防護墊(21)上的螺桿(2201a),以及螺紋連接在所述螺桿(2201a)外的螺紋柱(2202a),所述螺紋柱(2202a)的一端與所述殼體(2301)轉動連接并插入所述殼體(2301)的內部;
所述調節機構(23)包括固定在所述螺紋柱(2202a)位于所述殼體(2301)內的端部的第一錐齒輪(2301a),所述殼體(2301)內設有與所述第一錐齒輪(2301a)嚙合的第二錐齒輪(2302a),所述第二錐齒輪(2302a)的輪軸貫穿所述殼體(2301)。
4.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裝配式建筑預制件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連接部件(22)為鋼絲繩(2201b),所述調節機構(23)包括可轉動的安裝在所述殼體(2301)內的纏繞輪(2202b),所述鋼絲繩(2201b)的的一端固定在所述纏繞輪(2202b)表面,所述纏繞輪(2202b)的輪軸輪軸貫穿所述殼體(2301)。
5.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裝配式建筑預制件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鋼絲繩(2201b)與所述第一側面(2101)的定型板(2103)之間固定有過渡彈簧(3)。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山東中巖重科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經山東中巖重科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961905.0/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