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建筑垃圾節能環保處理系統及處理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010960999.X | 申請日: | 2020-09-14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871795A | 公開(公告)日: | 2020-11-03 |
| 發明(設計)人: | 李健;毛淑南 | 申請(專利權)人: | 廣州藍碧源環保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07B4/08 | 分類號: | B07B4/08;B07B9/02;B07B11/06;B07B11/00;B09B3/0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510700 廣東省廣***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建筑 垃圾 節能 環保 處理 系統 方法 | ||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建筑垃圾節能環保處理系統及處理方法,包括殼體、風選電扇、輕質垃圾篩選機構、輕質垃圾收集機構和傳送機構;本發明中的輕質垃圾篩選機構采用多層設計,有效地提升了建筑垃圾在輕質垃圾篩選機構內的通過時長,延長了風選電扇與建筑垃圾的接觸時長,從而讓風選電扇能夠將建筑垃圾中的輕質垃圾進行完整的分離,解決了現有技術中的風選機構結構簡單,對建筑垃圾風選不完整,風選后的建筑垃圾中還殘留有輕質垃圾的問題;另外本發明中的輕質垃圾收集機構的設計能夠讓位于輕質垃圾收集機構附近的輕質垃圾能夠被輕質垃圾收集機構回收,提高了回收效率。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建筑垃圾回收處理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建筑垃圾節能環保處理系統及處理方法。
背景技術
建筑垃圾是指建設、施工單位或個人對各類建筑物、構筑物、管網等進行建設、鋪設或拆除、修繕過程中所產生的渣土、棄土、棄料、淤泥及其他廢棄物。
其中磚瓦石塊和混凝土經處理后,可作為混凝土或砂漿的集料使用;廢棄物中輕質垃圾包括廢木材、廢竹木、木屑以及廢塑料等,其中廢木材除了作為模板和建筑用材再利用外,通過木材粉碎成碎屑后可作為造紙原料或作為燃料使用;廢竹木、木屑等則可用于制造各種人造板材;廢塑料可采用減壓法提煉成油,作為燃料使用,或再生加工成排水管,還可代替某些水泥制品,上述對建筑垃圾的回收利用能夠有效地減少環境的污染。
現有技術中在對建筑垃圾中的輕質垃圾進行篩選過程中常常會用到風選機構,現有技術中的風選機構結構簡單,對建筑垃圾風選不完整,風選后的建筑垃圾中還殘留有輕質垃圾,另外在風選過程中,風選后的輕質垃圾需要收集在一起,而輕質垃圾很容易受外界影響無法準確落入到收集裝置內,從而導致回收效率低下的問題。
發明內容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以下技術方案,一種建筑垃圾節能環保處理系統,包括殼體、風選電扇、輕質垃圾篩選機構、輕質垃圾收集機構和傳送機構,所述殼體的左側側壁鑲嵌有風選電扇,所述殼體的內腔左側設有輕質垃圾篩選機構,所述殼體的內腔右側設有輕質垃圾收集機構,所述殼體的底部設有傳送機構,其中:
所述所述輕質垃圾篩選機構包括網板、連接板、固定板和進料口,所述殼體的內腔左側從上往下依次設有多組網板,每組所述網板均與所述殼體的左側側壁傾斜,相鄰兩組所述網板末端之間通過連接板固定連接,每組所述連接板均通過所述固定板與所述殼體的左側內壁固定連接,所述殼體的頂部貫穿開鑿有進料口,位于最上方的所述網板的頂部與所述進料口的內壁左側搭接;
所述輕質垃圾收集機構包括安裝殼、收集盒、管道、風機和圓孔,所述安裝殼共有多組,多組所述安裝殼從上往下依次等距均勻安裝在所述殼體的內腔右側,每組所述安裝殼的前后兩側外壁均與所述殼體的內腔前后兩側內壁固定連接,所述安裝殼的頂部左側安裝有收集盒,所述殼體的右側從上往下依次設有多組圓孔,所述殼體的底部右側外壁安裝有風機,所述風機的輸出口與所述管道的底部末端導通連接;
所述安裝殼包括空殼、方形開口、導向板和管道連接口,所述空殼的頂部開鑿有方形開口,所述空殼的左側頂部設有向下傾斜的導向板,所述空殼的右側側壁中心導通連接有管道連接口,所述管道的頂部分為多組接口,每組接口分別穿過多組圓孔后與每組所述管道連接口的依次導通連接;
所述收集盒包括盒體、通風網、收集腔和凸板,所述盒體卡在所述方形開口內,所述盒體的右側側壁為通風網,所述盒體的頂部開鑿有收集腔,所述盒體的頂部側壁四周環繞連接有一圈凸板,所述凸板的底部與所述方形開口的頂部四周搭接;
所述傳送機構包括傳送輥、傳送帶、底座和電機,所述傳送輥共有兩組,兩組所述傳送輥分別位于所述殼體的底部左右兩側,兩組所述傳送輥的前后兩側中心分別與所述殼體的底部前后兩側內壁轉動連接,所述殼體的外側固定安裝有電機,所述電機的轉子貫穿所述殼體的側壁后與任意一組所述傳送輥的側壁中心轉動連接,兩組所述傳送輥表面通過傳送帶傳動連接,所述底座的頂部前后兩側側壁與所述傳送輥前后兩側中心轉動連接。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廣州藍碧源環??萍加邢薰荆唇洀V州藍碧源環??萍加邢薰驹S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960999.X/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