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圓形的繞線無線充電線圈在審
| 申請號: | 202010959978.6 | 申請日: | 2020-09-14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952056A | 公開(公告)日: | 2020-11-17 |
| 發明(設計)人: | 王春生;張德剛;龐從武;白露 | 申請(專利權)人: | 蘇州安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1F27/28 | 分類號: | H01F27/28;H01F27/30;H01F27/29;H01F41/064;H01F41/074;H01F41/076;H01F41/06;H02J7/00;H02J50/10 |
| 代理公司: | 蘇州國誠專利代理有限公司 32293 | 代理人: | 杜丹盛 |
| 地址: | 215000 江蘇***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圓形 無線 充電 線圈 | ||
1.一種圓形的繞線無線充電線圈,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帶有線圈放置內凹槽的線圈載體,所述內凹槽的中心設置有中心孔,經過繞卷的單層繞線線圈貼合所述離型膜的第一表面,所述離型膜的第二表面連同所述繞線線圈壓合布置于所述內凹槽內,所述單層線圈的內圈設置有內凸的第一內觸線,所述繞線線圈的外圈設置有外凸的第二外觸線,所述第一內觸線、第二外觸線在同一直徑的內外端延長布置,所述第一內觸線相對于所述中心孔的內部區域設置有第一焊接觸點結構,所述線圈載體的相對于所述第二外觸線的外邊緣區域設置有避讓缺口,所述第二外觸線的對應于避讓缺口的區域設置有第二焊接觸點結構。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圓形的繞線無線充電線圈,其特征在于:所述繞線線圈的厚度為0.12mm。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圓形的繞線無線充電線圈,其特征在于:所述繞線線圈的材質為銅。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圓形的繞線無線充電線圈,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內觸線相對于所述中心孔的內部區域的端點點錫后連接第一焊接觸點結構。
5.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一種圓形的繞線無線充電線圈,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外觸線的外邊緣點錫后連接第二焊接觸點結構。
6.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一種圓形的繞線無線充電線圈,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焊接觸點結構、第二焊接觸點結構均為hotbar焊接結構。
7.一種圓形的繞線無線充電線圈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預先制作線圈載體,所述線圈載體包括中心孔、內凹槽,所述中心孔的外周環布有內凹槽,所述中心孔之間設置有第一內觸點定位條,所述第一內觸點定位條的中心設置有第一定位凹槽,所述線圈載體的外周還設置有避讓缺口,所述避讓缺口上布置有第二外觸點定位條,所述第二外觸點定位條上設置有第二定位凹槽,之后將金屬線繞制成單層的繞線線圈、且繞線線圈的外圈設置有外凸的第二外觸線,所述第一內觸線、第二外觸線在同一直徑的內外端延長布置,之后將繞線線圈的表面貼合離型膜,之后將繞線線圈連通離型膜內置于內凹槽內、通過上下的線圈載體對應拼裝壓合形成整體結構、使得第一內觸線、第二外觸線分別定位于對應的第一定位凹槽、第二定位凹槽內,之后通過激光將設定為接觸觸點的第一內觸線、第二外觸線的對應區域進行激光剝漆處理,之后將第一內觸線的第一觸點、第二外出線的第二觸點的對應位置進行點錫處理,然后在第一觸點、第二觸點的對應位置進行hotbar焊接,之后通過激光切割切除第一內觸點定位條的中心區域和多余的第一內觸線、激光切除第二外觸點定位條的中心區域部分和多余的第二外觸線。
8.如權利要求7所述的一種圓形的繞線無線充電線圈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每次繞線線圈繞制完成后需要進行測量。
9.如權利要求7所述的一種圓形的繞線無線充電線圈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線圈載體在制作完成后、且準備裝入繞線線圈前需要噴射條碼并掃碼記錄、錄入系統。
10.如權利要求7所述的一種圓形的繞線無線充電線圈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整個結構經過激光切割完成后,通過外觀檢測、LCR測試后包裝入庫。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蘇州安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經蘇州安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959978.6/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