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數據獲取方法、裝置、設備及介質有效
| 申請號: | 202010956645.8 | 申請日: | 2020-09-11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036960B | 公開(公告)日: | 2022-08-02 |
| 發明(設計)人: | 吳方濤;王雪;徐勐 | 申請(專利權)人: | 杭州米雅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6Q30/02 | 分類號: | G06Q30/02;G06K9/62 |
| 代理公司: | 中科專利商標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任巖 |
| 地址: | 310000 浙江省杭州市濱江***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數據 獲取 方法 裝置 設備 介質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數據獲取方法、裝置、設備及介質。其中,該數據獲取方法包括:通過分類模型對原始客群數據進行價值遷移預測處理,生成客群價值遷移數據;根據預設閾值關系對客群價值遷移數據進行分類,獲取原始客群數據中的潛在客群價值數據;其中,潛在客群價值數據應用于精細化營銷。通過本發明的數據獲取方法,實現了對無監督學習算法和有監督學習算法的結合,突破了無監督學習建立客戶細分模型的傳統限制,起到了進一步提升客戶細分模型以進行精細化智能營銷的目的。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計算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數據獲取方法、數據處理裝置、電子設備及計算機可讀存儲介質。
背景技術
隨著人工智能技術的快速發展,利用機器學習技術解決商業問題的方式越來越普遍。其中,在智能營銷技術領域中,考慮精細化管理以提升運營效益的目的,基于機器學習技術的客戶細分模型在許多行業都有廣泛應用,例如零售、金融、電商等領域。
但是,客戶細分模型通常采用的是無監督學習算法,這就造成各類別客戶群體(即客群)的數據之間差別不大,使得針對各個客群的營銷效果不具有顯著區別,因而無法區分客群之間的潛在營銷效果的優劣,造成智能營銷活動缺乏針對性,無法更好地實現精細化營銷。
發明內容
(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
為解決現有技術中應用于智能營銷的無監督學習算法針對性不強,無法更好地實現精細化營銷的技術問題,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數據獲取方法、數據處理裝置、電子設備及計算機可讀存儲介質。
(二)技術方案
本發明的一個方面公開了一種數據獲取方法,其中,包括:通過分類模型對原始客群數據進行價值遷移預測處理,生成客群價值遷移數據;根據預設閾值關系對客群價值遷移數據進行分類,獲取原始客群數據中的潛在客群價值數據;其中,潛在客群價值數據應用于精細化營銷。
根本發明的實施例,在通過分類模型對原始客群數據進行價值遷移預測處理,生成客群價值遷移數據之前,還包括:根據預設價值分層規則,通過聚類算法對固定客群數據進行聚類預測處理,生成價值分層模型;其中,聚類算法為Kmeans算法或kmeans++算法。
根據本發明的實施例,在根據預設價值分層規則,對固定客群數據進行聚類預測處理,生成價值分層模型之后,還包括:基于固定客群數據,確定于第一時間點的第一固定數據和于第二時間點的第二固定數據;根據第一固定數據和第二固定數據,確定訓練樣本數據,用于生成分類模型;其中,第一時間點和第二時間點之間具有時間間隔。
根據本發明的實施例,根據第一固定數據和第二固定數據,確定訓練樣本數據,包括:通過價值分層模型對第一固定數據進行價值分層預測,獲取第一分層數據;通過價值分層模型對第二固定數據進行價值分層預測,獲取第二分層數據;對第一分層數據和第二分層數據進行價值層級比較處理,獲取具有價值遷移標簽的訓練樣本數據。
根據本發明的實施例,生成分類模型,包括:通過多分類算法對訓練樣本數據進行學習建模,生成分類模型;其中,多分類算法為Xgboost算法、Logistic Regression算法或Svm算法。
根據本發明的實施例,客群價值遷移數據中對應于每個客戶具有三個維度,每個維度具有一個預測標簽分值,其中,每個客戶的三個維度的預測標簽分值的和為1;預設閾值關系為:對應每個客戶的一個維度的預測標簽分值與第一預設閾值和/或第二預設閾值之間的大小關系。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杭州米雅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未經杭州米雅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956645.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土地規劃設計用面積測量儀
- 下一篇:一種柔性仿生鰻魚
- 數據顯示系統、數據中繼設備、數據中繼方法、數據系統、接收設備和數據讀取方法
- 數據記錄方法、數據記錄裝置、數據記錄媒體、數據重播方法和數據重播裝置
- 數據發送方法、數據發送系統、數據發送裝置以及數據結構
- 數據顯示系統、數據中繼設備、數據中繼方法及數據系統
- 數據嵌入裝置、數據嵌入方法、數據提取裝置及數據提取方法
- 數據管理裝置、數據編輯裝置、數據閱覽裝置、數據管理方法、數據編輯方法以及數據閱覽方法
- 數據發送和數據接收設備、數據發送和數據接收方法
- 數據發送裝置、數據接收裝置、數據收發系統、數據發送方法、數據接收方法和數據收發方法
- 數據發送方法、數據再現方法、數據發送裝置及數據再現裝置
- 數據發送方法、數據再現方法、數據發送裝置及數據再現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