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阻水密封膠條有效
| 申請號: | 202010954538.1 | 申請日: | 2020-09-11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208316B | 公開(公告)日: | 2022-08-16 |
| 發明(設計)人: | 姜志國;李文杰 | 申請(專利權)人: | 臨沂斯科瑞聚氨酯材料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60J10/80 | 分類號: | B60J10/80;B60J10/24 |
| 代理公司: | 深圳紫晴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44646 | 代理人: | 張世靜 |
| 地址: | 276000 山東省***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水密 封膠條 | ||
本發明涉及汽車密封膠條技術領域,公開了一種阻水密封膠條,包括骨層和外框層,所述骨層右端底部一體成型有加固層,所述骨層右端頂部一體成型有外密封層,所述外密封層左端一體成型有凸出狀的凸層,所述外密封層外壁一體成型有第一膨脹條,所述外框層上端一體成型有水滴狀的內密封層,所述內密封層外壁一體成型有第二膨脹條。本發明通過車門和車框閉合時,使得第一膨脹條和第二膨脹條貼合,使得第一膨脹條貼合車門和車門框之間間隙,第二膨脹條貼合第一膨脹條和車門之間間隙,減少第一膨脹條和第二膨脹條之間間隙,有利于長期使用后避免兩組密封膠條間隙較大,防水性能下降,提高使用壽命。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汽車密封膠條技術領域,具體為一種阻水密封膠條。
背景技術
目前,從80年代起密封條先后被應用到汽車、門窗、機柜、冰箱、集裝箱等各種行業,根據不同行業的要求,先后研發出了特有的汽車密封條、機械密封條、門窗密封條等產品。
目前的車輛車門均采用防水密封膠條,使得雨水天氣時外部雨水或者車輛涉水時水流難以通過車門間隙處進入造成車輛進水,造成車輛電路短路或者金屬生銹問題,但是車門處的防水密封膠條之間間隙很容易塞滿沙塵,從而引發銹蝕,從而降低防水密封膠條的使用壽命較低,長期使用后,兩組密封膠條老化,容易使得兩組密封膠條間隙擴大,防水性能下降。
因此,我們提供一種阻水密封膠條,有利于長期使用后避免兩組密封膠條間隙較大,防水性能下降,提高使用壽命,有效地避免密封膠條之間間隙進入沙塵,避免引發銹蝕,便于外部清掃時對間隙進行清掃。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阻水密封膠條,解決了背景技術中所提出的問題。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如下技術方案:一種阻水密封膠條,包括骨層和外框層,所述骨層右端底部一體成型有加固層,所述骨層右端頂部一體成型有外密封層,所述外密封層左端一體成型有凸出狀的凸層,所述外密封層外壁一體成型有第一膨脹條,所述外框層上端一體成型有水滴狀的內密封層,所述內密封層外壁一體成型有第二膨脹條,所述內密封層外壁底部一體成型有填充層,所述外框層內部開鑿有外腔。
作為本發明的一種優選實施方式,所述骨層左端一體成型有傘狀的固定簾,所述骨層左端中部粘合有膠層。
作為本發明的一種優選實施方式,所述內密封層內部開鑿有中空狀的空腔。
作為本發明的一種優選實施方式,所述外腔內部右側對稱一體成型有第一限位層,且第一限位層為兩組,兩組所述第一限位層分別位于外腔內壁右側的下端和上端。
作為本發明的一種優選實施方式,所述外腔內部左側對稱一體成型有第二限位層,且第二限位層為兩組,兩組所述第二限位層分別位于外腔內壁左側的下端和上端。
作為本發明的一種優選實施方式,所述外框層上端左側一體成型有折彎狀的內固層,所述外框層下端左側一體成型傾斜狀的斜層。
作為本發明的一種優選實施方式,所述外框層內壁左側上端和下端對稱開鑿有凹陷狀的內膠層。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發明通過在第一膨脹條和第二膨脹條的設置,通過車門和車框閉合時,使得第一膨脹條和第二膨脹條貼合,使得第一膨脹條貼合車門和車門框之間間隙,第二膨脹條貼合第一膨脹條和車門之間間隙,減少第一膨脹條和第二膨脹條之間間隙,有利于長期使用后避免兩組密封膠條間隙較大,防水性能下降,提高使用壽命。
2.本發明通過在凸層和填充層的設置,由于在安裝時骨層對應外部結構進行插入,并通過固定簾進行反卡固定,通過凸層貼合車門,車門框安裝外框層,填充層填滿內密封層兩側間隙,有效地避免密封膠條之間間隙進入沙塵,避免引發銹蝕,便于外部清掃時對間隙進行清掃。
附圖說明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臨沂斯科瑞聚氨酯材料有限公司,未經臨沂斯科瑞聚氨酯材料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954538.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