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高速列車過局部加熱隧道動模型實驗系統及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2010954111.1 | 申請日: | 2020-09-11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033708B | 公開(公告)日: | 2021-06-04 |
| 發明(設計)人: | 王田天;張雷;王軍彥;錢博森;楊明智;周丹;伍釩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南大學 |
| 主分類號: | G01M17/08 | 分類號: | G01M17/08;G01M9/08;G01M9/06 |
| 代理公司: | 長沙正奇專利事務所有限責任公司 43113 | 代理人: | 馬強;李美麗 |
| 地址: | 410083 湖南*** | 國省代碼: | 湖南;4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高速 列車 局部 加熱 隧道 模型 實驗 系統 方法 | ||
1.一種高速列車過局部加熱隧道動模型實驗系統,包括高速列車動車模型試驗臺和列車模型,該高速列車動車模型試驗臺上設有隧道模型(1)和控制器(2),控制器(2)與列車模型電連接;其特征在于,
所述隧道模型(1)由加熱段(101)和非加熱段(102)組成,其中加熱段(101)位于入口處,且加熱段(101)的長度小于非加熱段(102)的長度;
還包括用于檢測加熱段(101)內多個設定點氣壓的第一氣壓檢測單元(3)、用于檢測非加熱段(102)內多個設定點氣壓的第二氣壓檢測單元(4)、用于加熱加熱段(101)的溫控單元(5);
第一氣壓檢測單元(3)、第二氣壓檢測單元(4)、溫控單元(5)均與控制器(2)電連接;
所述溫控單元(5)包括測溫儀(501)和柔性加熱器(502),所述柔性加熱器(502)貼設于隧道模型(1)加熱段(101)的內壁;測溫儀(501)和柔性加熱器(502)均與控制器(2)電連接。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高速列車過局部加熱隧道動模型實驗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加熱器(502)的厚度小于或等于2mm。
3.如權利要求1至2任一項所述的高速列車過局部加熱隧道動模型實驗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氣壓檢測單元(3)包括多個設于加熱段(101)內的第一氣壓傳感器(301);各第一氣壓傳感器(301)均與控制器(2)電連接。
4.如權利要求1至2任一項所述的高速列車過局部加熱隧道動模型實驗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氣壓檢測單元(4)包括多個設于非加熱段(102)內的第二氣壓傳感器(401);各第二氣壓傳感器(401)均與控制器(2)電連接。
5.如權利要求1至2任一項所述的高速列車過局部加熱隧道動模型實驗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熱段(101)外壁設有保溫層(6)。
6.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高速列車過局部加熱隧道動模型實驗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溫控單元(5)上嵌有耐高溫塑料部(7),各第一氣壓傳感器(301)安裝固定在所述耐高溫塑料部(7)上。
7.一種高速列車過局部加熱隧道動模型實驗方法,其特征在于,將高速列車動車模型試驗臺上的隧道模型(1)劃分為加熱段(101)和非加熱段(102),其中加熱段(101)位于入口處,且加熱段(101)的長度小于非加熱段(102)的長度;在所述隧道模型(1)加熱段(101)的內壁貼設有柔性加熱器(502);
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A,將加熱段(101)加熱至設定溫度,控制列車模型達到設定速度并以設定速度滑行通過隧道模型(1),采集加熱段(101)和非加熱段(102)內多個設定點處的氣壓值;
步驟B,在加熱段(101)溫度為室溫時,控制列車模型達到設定速度并以設定速度滑行通過隧道模型(1),采集加熱段(101)和非加熱段(102)內多個設定點處的氣壓值;
步驟C,比較加熱段(101)內同一點處經步驟A獲得的氣壓值與經步驟B獲得的氣壓值;比較非加熱段(102)內同一點處經步驟A獲得的氣壓值與經步驟B獲得的氣壓值;
其中,步驟A與步驟B執行順序不分先后。
8.如權利要求7所述的高速列車過局部加熱隧道動模型實驗方法,其特征在于,多次重復步驟A。
9.如權利要求7或8所述的高速列車過局部加熱隧道動模型實驗方法,其特征在于,多次重復步驟B。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南大學,未經中南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954111.1/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