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計算機內存數據保護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010952230.3 | 申請日: | 2020-09-11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231139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1-15 |
| 發明(設計)人: | 亓薇薇 | 申請(專利權)人: | 萊蕪職業技術學院 |
| 主分類號: | G06F11/14 | 分類號: | G06F11/14;G06F1/30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仟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1825 | 代理人: | 田江飛 |
| 地址: | 271199 山東***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計算機 內存 數據 保護 方法 | ||
本發明提供一種計算機內存數據保護方法,涉及內存技術領域。該計算機內存數據保護方法,包括以下步驟:S1、掉電保護:當發生主電源主板異常掉電時,啟動輔助電源,對計算機主板進行電源供應,S2、數據拆分:生成若干個虛假字節數據,混合到兩個內存控制器中,S3、數據保護:通過輔助電源。通過輔助電源、CPLD或基本輸入輸出系統,可以將數據遷移到閃存預先設置好的虛擬內存中,防止發生內存數據丟失的問題,進一步提高了內存數據的安全性和可恢復性,其次通過虛假字節數據,一方面可以提高數據的遷移效率,另外一方面方便內存恢復最準確的數據,避免發生數據丟包的問題,進一步提高了該計算機內存數據保護方法的運行可靠性。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內存技術領域,具體為一種計算機內存數據保護方法。
背景技術
內存是計算機中重要的部件之一,它是與CPU進行溝通的橋梁,計算機中所有程序的運行都是在內存中進行的,因此內存的性能對計算機的影響非常大,內存(Memory)也被稱為內存儲器,其作用是用于暫時存放CPU中的運算數據,以及與硬盤等外部存儲器交換的數據,只要計算機在運行中,CPU就會把需要運算的數據調到內存中進行運算,當運算完成后CPU再將結果傳送出來,內存的運行也決定了計算機的穩定運行,內存是由內存芯片、電路板、金手指等部分組成的。
由于內存的工作特性,決定了一旦發生異常掉電,極有可能會造成內存臨時儲存的數據發生丟失,如果在運行的數據是計算類數據,就有可能會造成嚴重的工作失誤,但是現有的主板輔助供電裝置,往往只能對內存內的數據進行保存,無法及時的判定數據的失真,就有可能會造成數據恢復不成功,且無法判斷兩個內存控制器的數據,哪一個數據是正確且完整的,一旦恢復錯誤,內存的數據是無法再進行修復,實際的運行可靠性較差。
發明內容
本發明提供的發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計算機內存數據保護方法。該太赫茲材料制作PET膜的制作方法,可以解降低反射效果不佳、制作成本高的問題。
為了實現上述降低反射效果不佳、制作成本高的問題,本發明提供如下技術方案:一種計算機內存數據保護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S1、掉電保護:當發生主電源主板異常掉電時,啟動輔助電源,對計算機主板進行電源供應。
S2、數據拆分:生成若干個虛假字節數據,混合到兩個內存控制器中。
S3、數據保護:通過輔助電源,遷移兩個內存控制器的數據到閃存中,通過CPU將內存設置為只讀模式。
S4、識別內存數據:通過虛假字節插入位置進行識別,恢復兩個內存控制器的數據。
S5、恢復判斷:通過預設的虛擬內存,通過主板時鐘電路,判定出現虛假字節時間的先后,保護和恢復最后出現虛假字節的內存控制器。
進一步的,根據S1中的操作步驟,在主板的電源接口外接電池或者超級電容,協助內存、復雜可編程邏輯器件和系統中央處理器進行短暫的供電。
進一步的,根據S1中的操作步驟,通過主板的時鐘電路,對主板掉電的時刻進行記錄。
進一步的,根據S2中的操作步驟,通過時鐘電路對兩組虛假字節數據產生的時間進行記錄,分別記錄為T1和T2。
進一步的,根據S2中的操作步驟,將虛假字節數據混合到內存數據前,作為起點存儲端。
進一步的,根據S3中的操作步驟,利用CPLD或基本輸入輸出系統(Basic InputOutput System,BIOS)將內存中的數據拷貝到閃存中。
進一步的,根據S3中的操作步驟,在利用CPLD或基本輸入輸出系統時,保證閃存、內存控制器和CPU處于正常輔助電源供電姿態。
進一步的,根據S4中的操作步驟,識別閃存的儲存地址,然后識別到混合的虛假字節。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萊蕪職業技術學院,未經萊蕪職業技術學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952230.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數據顯示系統、數據中繼設備、數據中繼方法、數據系統、接收設備和數據讀取方法
- 數據記錄方法、數據記錄裝置、數據記錄媒體、數據重播方法和數據重播裝置
- 數據發送方法、數據發送系統、數據發送裝置以及數據結構
- 數據顯示系統、數據中繼設備、數據中繼方法及數據系統
- 數據嵌入裝置、數據嵌入方法、數據提取裝置及數據提取方法
- 數據管理裝置、數據編輯裝置、數據閱覽裝置、數據管理方法、數據編輯方法以及數據閱覽方法
- 數據發送和數據接收設備、數據發送和數據接收方法
- 數據發送裝置、數據接收裝置、數據收發系統、數據發送方法、數據接收方法和數據收發方法
- 數據發送方法、數據再現方法、數據發送裝置及數據再現裝置
- 數據發送方法、數據再現方法、數據發送裝置及數據再現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