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對銀行虛擬賬戶跟蹤記賬的方法及系統有效
| 申請號: | 202010950861.1 | 申請日: | 2020-09-10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070602B | 公開(公告)日: | 2021-05-07 |
| 發明(設計)人: | 徐鵬鵬;張星明 | 申請(專利權)人: | 云加數據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6Q40/02 | 分類號: | G06Q40/02;G06Q40/04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中科創為專利代理有限公司 44384 | 代理人: | 梁炎芳;譚雪婷 |
| 地址: | 518000 廣東省深圳市前海深港合作區前***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銀行 虛擬 賬戶 跟蹤 記賬 方法 系統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對銀行虛擬賬戶跟蹤記賬的方法及系統,該方法包括:T日,定時掃描平臺型企業本地賬戶的在途金額和銀行虛擬賬戶的在途金額,判斷本地賬戶的在途金額和銀行虛擬賬戶的在途金額之間的大小;若本地賬戶的在途金額大于銀行虛擬賬戶的在途金額,創建清算表,新增清算標志位,默認為“未清算”,并同步T日和T?1日的交易支付流水至清算表;計算在途金額差,在途金額差=本地賬戶在途金額?銀行虛擬賬戶在途金額;從清算表中篩選出標志位為“未清算”的交易,選擇其中多筆交易,使被選擇的交易金額之和等于在途金額差;將滿足條件的交易的標記位記為“已清算”;更新本地賬戶的余額,本地賬戶余額=初始余額+在途金額差。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賬戶記賬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對銀行虛擬賬戶跟蹤記賬的方法及系統。
背景技術
為幫助平臺型企業合規合法的做好用戶資金管理,銀行推出了虛擬賬戶系統,同時與三方支付機構打通,實現了支付在途資金記賬:待支付機構將資金結算到銀行后,銀行再將在途金額記為到賬金額。在平臺型企業使用虛擬賬戶系統的過程中,出于緩存的考慮或者拓展賬戶功能的考慮,會在本地建設一個賬戶,用于對銀行的虛擬賬戶跟蹤記賬。所謂本地賬戶,即基于Mysql等存儲系統實現用于記錄賬戶余額、賬戶流水的系統,賬戶余額一般包括在途余額、到賬余額,在途余額即為用戶支付的資金在三方支付記賬尚未結算到銀行的金額,到賬余額即為已實際結算到銀行的余額。相比銀行虛擬賬戶,本地賬戶僅為用于記賬,并無實際資金,對本地賬戶的所有操作都需同時作用于銀行虛擬戶。所謂銀行虛擬賬戶,相對于日常的借記卡等實體戶而言,無實體銀行卡,但是可以充值可以提現。同樣,銀行虛擬戶也有在途余額、到賬余額。
對于常規的充值、轉賬、提現等操作,在操作銀行虛擬賬戶成功后實時操作本地賬戶,可以很容易完成跟蹤記賬。但是對于在途資金的清分,銀行與支付機構對賬并清分完成后會以清分對賬文件的形式同步到平臺型企業,平臺型企業再根據對賬文件完成在途金額的跟蹤記賬。
因銀行對賬戶、資金的清分工作量較大,從接收到三方支付機構結算的資金,到清分入賬,到銀行機構內部對賬,到生成清分對賬單,需要幾個小時,也即本地賬戶的在途金額會落后銀行虛擬賬戶幾個小時才會更新,嚴重影響用戶體驗。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種對銀行虛擬賬戶跟蹤記賬的方法及系統,旨在實現無須與銀行對賬的情況下實現在途金額的跟蹤記賬,并且將跟蹤時延從數小時降低為數分鐘。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提出一種對銀行虛擬賬戶跟蹤記賬的方法,該方法基于平臺型企業的本地賬戶,包括如下步驟:
S1:T日,定時掃描平臺型企業本地賬戶的在途金額和銀行虛擬賬戶的在途金額,判斷本地賬戶的在途金額和銀行虛擬賬戶的在途金額之間的大小;
S2:若本地賬戶的在途金額大于銀行虛擬賬戶的在途金額,創建清算表,新增清算標志位,默認為“未清算”,并同步T日和T-1日的交易支付流水至清算表;
S3:計算在途金額差,在途金額差=本地賬戶在途金額-銀行虛擬賬戶在途金額;
S4:從清算表中篩選出標志位為“未清算”的交易,選擇其中多筆交易,使被選擇的交易金額之和等于在途金額差;
S5:將步驟S4中滿足條件的交易的標記位記為“已清算”;
S6:更新本地賬戶的余額,本地賬戶余額=初始余額+在途金額差。
優選地,T-1日,用戶在三方支付機構成功支付給平臺型企業金額M后,平臺型企業的支付系統收到支付成功通知后,通知銀行記賬,銀行虛擬賬戶的在途金額增加M;銀行返回成功后,實時增加本地賬戶的在途金額為M。
優選地,T日三方支付機構將資金結算到銀行,銀行根據平臺型企業的支付系統報送的在途流水進行對賬并清分資金,將銀行虛擬賬戶的在途金額減少A,其中A為T-1日用戶支付的總金額。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云加數據科技(深圳)有限公司,未經云加數據科技(深圳)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950861.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