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帶廢氣處理的分離式化工污水攪拌池在審
| 申請號: | 202010950665.4 | 申請日: | 2020-09-11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093829A | 公開(公告)日: | 2020-12-18 |
| 發明(設計)人: | 康雪松 | 申請(專利權)人: | 康雪松 |
| 主分類號: | C02F1/00 | 分類號: | C02F1/00;C02F1/20;B01D46/12;B01D46/0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653100 云南省玉溪市高*** | 國省代碼: | 云南;5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廢氣 處理 分離 化工 污水 攪拌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帶廢氣處理的分離式化工污水攪拌池,包括攪拌池、進料口、電動機、排水口、扇葉和排氣口,所述攪拌池的內部固定有分隔板,所述進料口開設在攪拌池的頂部邊緣處,所述電動機的底部轉動連接有電機軸,所述電機軸的底部活動設置有第二浮板,所述分隔板的頂部貫穿有連接管,所述電機軸通過皮帶輪機構和傳動軸相連,所述電機軸通過皮帶輪機構和連接軸相連,所述固定桿的下側固定有清掃刷,所述連接軸的下端預留有進氣孔。該帶廢氣處理的分離式化工污水攪拌池,通過具體結構實現對攪拌污水的處理,和產生泡沫的抽取,以及對攪拌時產生廢氣的回收處理,來保證對污水及廢氣處理的高效性,符合排放標準。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化工污水處理技術領域,具體為一種帶廢氣處理的分離式化工污水攪拌池。
背景技術
工業污水直接排放會對生態環境產生極大影響,因此廢水在產生后,會使用專用設備組對其進行無害化處理,再進行排放,其中就需要使用到污水攪拌池,但是污水在處理過程中,會在其表面產生大量浮末,而且也會產生大量廢氣。例如公開號為CN206526734U的一種帶廢氣處理的分離式化工污水攪拌裝置,包括殼體;所述殼體底部兩側設置有支架;所述殼體左側下部設置有第一橫板;所述殼體右側下部設置有第二橫板;所述殼體上部設置有橫桿;所述橫桿中間設置有安裝架;所述安裝架下部設置有頂蓋;所述頂蓋下部設置有攪拌腔;本實用新型通過攪拌裝置可以高效的把加入攪拌腔的化工污水攪拌均勻,攪拌產生的有毒有害氣體會被氣泵吸入廢氣處理裝置,廢氣處理裝置能夠把有毒有害氣體凈化干凈,再經過尾氣管排出,避免了污染空氣;攪拌完成后液壓裝置把攪拌裝置升起,從而避免了攪拌軸和攪拌片長時間浸泡在化工污水里導致被腐蝕;攪拌后沉淀的雜質從除雜口排出,方便快捷。該帶廢氣處理的分離式化工污水攪拌裝置在實際使用過程中依舊存在以下缺點:
1.僅有簡單的對攪拌池內的廢氣分離出的步驟,缺少對污水攪拌以及對廢氣分離后處理的具體結構,導致對污水及廢氣的處理不夠高效,造成排放時不符合標準;
2.并且該攪拌裝置依靠多種不同的電力驅動設備實現對污水的攪拌及廢氣的分離,增加了生產的成本,同時在攪拌污水過程中會產生泡沫,泡沫的堆積會影響攪拌處理的效率。
針對上述問題,急需在原有化工污水攪拌池的基礎上進行創新設計。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帶廢氣處理的分離式化工污水攪拌池,以解決上述背景技術提出缺少對污水攪拌以及對廢氣分離后處理的具體結構,導致對污水及廢氣的處理不夠高效,并且該攪拌裝置依靠多種不同的電力驅動設備實現對污水的攪拌及廢氣的分離,同時在攪拌污水過程中會產生泡沫的問題。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如下技術方案:一種帶廢氣處理的分離式化工污水攪拌池,包括攪拌池、進料口、電動機、排水口、扇葉和排氣口,所述攪拌池的內部固定有分隔板,且分隔板一側的攪拌池內設置有污水腔,所述進料口開設在攪拌池的頂部邊緣處,且進料口的邊側螺栓安裝有電動機,所述電動機的底部轉動連接有電機軸,且電機軸通過皮帶輪機構和活動軸相連,所述電機軸的底部活動設置有第二浮板,且第二浮板邊側的攪拌池上固定有排水口,并且第二浮板的下方設置有料斗,所述分隔板的頂部貫穿有連接管,且分隔板另一側的攪拌池內設置有廢氣腔,所述電機軸通過皮帶輪機構和傳動軸相連,且傳動軸的底部固定安裝有扇葉,所述電機軸通過皮帶輪機構和連接軸相連,且連接軸的側面焊接有固定桿,所述固定桿的下側固定有清掃刷,且清掃刷下方的廢氣腔內設置有濾網,所述連接軸的下端預留有進氣孔,且連接軸邊側的攪拌池上固定有排氣口。
優選的,所述活動軸的底部固定安裝有渦輪,且渦輪外側的攪拌池上固定有套盒,并且套盒的底部和固定筒的一端相連。
優選的,所述固定筒的另一端活動設置有活動管,且兩者組成伸縮結構,并且活動管的底部連接有第一浮板。
優選的,所述第二浮板和電機軸為滑動連接,且第二浮板的直徑大于料斗的直徑,并且料斗的底部為傾斜設置。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康雪松,未經康雪松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950665.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