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用于3D打印的智能平臺在審
| 申請號: | 202010949411.0 | 申請日: | 2020-09-10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223751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1-15 |
| 發明(設計)人: | 冉肖偉;楊君梅 | 申請(專利權)人: | 淮南市明理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9C64/245 | 分類號: | B29C64/245;B29C64/30;B29C64/35;B08B15/04;B08B1/00;B08B13/00;H05F3/00;B33Y30/00 |
| 代理公司: | 廣州高炬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44376 | 代理人: | 陳文龍 |
| 地址: | 232000 安*** | 國省代碼: | 安徽;3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用于 打印 智能 平臺 | ||
1.一種用于3D打印的智能平臺,包括打印殼體(1),其特征在于:所述打印殼體(1)的前端面開設有取料口,取料口上通過合頁(7)轉動連接有匹配設置的轉動門(6),且轉動門(6)上安裝有把手,打印殼體(1)的上表面開設有兩個對稱分布的安裝槽(14),并且安裝槽(14)內開設有若干均勻分布的透氣孔(15),所述打印殼體(1)的兩側均開設有觀察口,觀察口上密封連接有匹配設置的觀察窗(3),并且打印殼體(1)的兩側均開設有一號滑槽(4),一號滑槽(4)內固定連接有豎直設置的滑桿(12),且一號滑槽(4)內設有滑塊(11),滑桿(12)貫穿滑塊(11)且與滑塊(11)滑動連接,并且滑塊(11)的前端面固定連接有拉塊(13),拉塊(13)位于打印殼體(1)的外側,且滑塊(11)的靠近觀察窗(3)的一側上通過轉軸(22)轉動連接有除靜電毛刷(10);所述轉軸(22)在二號滑槽(23)內滑動,除靜電毛刷(10)與觀察窗(3)的內端面滑動連接;所述一號滑槽(4)內設有一個U型波紋管(17);所述U型波紋管(17)的一端通過磁鐵吸附在一號滑槽(4)的內壁上,U型波紋管(17)通過中部的U形槽卡在滑桿(12)上進行安裝;所述U型波紋管(17)的另一端的表面通過磁鐵吸附在滑塊(11)上,且U型波紋管(17)通過將端部的接口(18)插入滑塊(11)上的氣孔(19)進行連接,氣孔(19)內設有單向閥;所述滑塊(11)的上下兩側均設有兩個氣孔(19);所述滑塊(11)內部設有氣道(20),該氣道(20)通過單側的兩個氣孔(19)與U型波紋管(17)連通;所述氣道(20)貫通轉軸(22)并延伸至除靜電毛刷(10)的中部;所述除靜電毛刷(10)上設有連通氣道(20)與外界的若干吸塵孔(21)。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用于3D打印的智能平臺,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裝槽(14)內放置有匹配設置的過濾網(8)。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用于3D打印的智能平臺,其特征在于:所述過濾網(8)的外側固定連接有磁鐵條(16),且磁鐵條(16)通過磁力吸附在打印殼體(1)的上表面。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用于3D打印的智能平臺,其特征在于:所述打印殼體(1)的下表面固定連接有若干均勻分布的橡膠墊腳(5)。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用于3D打印的智能平臺,其特征在于:所述拉塊(13)的寬度大于一號滑槽(4)的寬度,并且拉塊(13)的外側刻有防滑紋。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用于3D打印的智能平臺,其特征在于:所述打印殼體(1)的兩側上段均開設有搬運槽(2)。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用于3D打印的智能平臺,其特征在于:所述打印殼體(1)的上表面固定連接有拉把(9)。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用于3D打印的智能平臺,其特征在于:所述U型波紋管(17)兩端的磁鐵相對的一面磁極相反;所述滑塊為實心金屬塊。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淮南市明理網絡科技有限公司,未經淮南市明理網絡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949411.0/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觸摸屏與液晶屏的貼合裝置
- 下一篇:商品推薦方法和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