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勻質防火保溫板生產線用連續切割裝置在審
| 申請號: | 202010949217.2 | 申請日: | 2020-09-10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223379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1-15 |
| 發明(設計)人: | 馬宏;王軍 | 申請(專利權)人: | 阜陽市森威保溫建材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6D1/36 | 分類號: | B26D1/36;B26D1/40;B26D7/32 |
| 代理公司: | 合肥中博知信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34142 | 代理人: | 李金標 |
| 地址: | 236000 安徽省阜陽市*** | 國省代碼: | 安徽;3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防火 保溫 生產線 連續 切割 裝置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勻質防火保溫板生產線用連續切割裝置,包括:機架,機架設置在切割機的出料口位置,其中,機架包括設置在切割機側壁的支撐板、設置在支撐板上的一組支撐柱,支撐柱上傾斜設置有出料板,其中,支撐柱的頂端設置有下固定桿,出料板的底部設置有上固定桿,上固定桿通過彈簧與下固定桿連接;振動裝置,該振動裝置設置在支撐板上表面,且振動裝置與出料板連接,本發明結構簡單,實用方便,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結構簡單,設計合理,通過出料板與振動裝置的配合連接,實現對出料板的不停的碰撞。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保溫材料生產設備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勻質防火保溫板生產線用連續切割裝置。
背景技術:
均質保溫板的制作通過包括預混、入模成型、壓制成型、切割、預防層制備及包裝,其使用的設備包括模具、壓制機、切割機、混合攪拌機,設備復雜多樣,加工的工藝復雜,現有的切割裝置切割效率低,。不能保證精準的直線切割。
發明內容: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于提供一種結構簡單,能夠流暢下料的勻質防火保溫板生產線用連續切割裝置。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采用以下的技術方案來實現:一種勻質防火保溫板生產線用連續切割裝置,包括:
機架,機架設置在切割機的出料口位置,其中,機架包括設置在切割機側壁的支撐板、設置在支撐板上的一組支撐柱,支撐柱上傾斜設置有出料板,其中,支撐柱的頂端設置有下固定桿,出料板的底部設置有上固定桿,上固定桿通過彈簧與下固定桿連接;
切割機,所述切割機包括箱體、設置在所述箱體左側的進料板,所述箱體內從上到下依次設置有第一轉軸、第二轉軸,所述第一轉軸與設置在所述箱體外壁的驅動電機連接,所述第一轉軸的外壁設置有第一輥體,所述第一輥體外壁設置有第一切割刀,所述第二轉軸的外壁設置有第二輥體,所述第二輥體的外壁設置有第二切割刀,所述第一轉軸與所述第二轉軸的前端分別設置有驅動輪和從動輪,所述驅動輪與所述從動輪相互嚙合;
振動裝置,該振動裝置設置在支撐板上表面,且振動裝置與出料板連接。
進一步的,振動裝置包括設置在支撐板上的固定板,該固定板的內側壁設置有一組限位板,限位板內活動設置有活動桿,該活動桿的中部嵌入式設置有活動框,固定板的外側壁設置有軸承座,該軸承座內設置有轉軸,轉軸的前端通過連桿固定設置有連軸,末端設置有螺紋,該連軸設置在活動框內,固定板外壁設置有電機,該電機輸出端上設置有齒輪,齒輪與螺紋相互嚙合。
進一步的,活動桿的頂端與出料板的底部相接觸。
進一步的,出料板上均勻設置有凸條。
本裝置在工作時,首先啟動電機,電機的轉動帶動齒輪轉動,齒輪設置在軸承座內的轉軸蝸桿傳動,轉軸轉動帶動連桿圍繞轉軸轉動,進而連桿帶動連軸轉動,由于連軸活動設置在所述活動框內,所以在連軸與活動框的配合作用下,活動框上下往復運動,活動框帶動活動桿上下運動,進而活動桿能夠不停的碰撞出料板。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結構簡單,設計合理,通過設置第一切割刀和第二切割刀,能夠實現對保溫材料的連續切割,通過出料板與振動裝置的配合連接,實現對出料板的不停的碰撞,解決了現有的出料板容易滯留保溫材料的問題,通過設置彈簧,能夠使出料板在下料時保持晃動,下料效果好。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切割機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發明箱體內部的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發明箱體外壁的結構示意圖;
圖4為本發明的結構示意圖;
圖5為圖4中A的放大圖;
圖6為本發明振動裝置的正面結構示意圖;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阜陽市森威保溫建材有限公司,未經阜陽市森威保溫建材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949217.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面葉加工生產裝置
- 下一篇:警示區域劃分方法及其相關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