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VOCs工業廢氣處理系統在審
| 申請號: | 202010948825.1 | 申請日: | 2020-09-10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221308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1-15 |
| 發明(設計)人: | 吳文華;程良 | 申請(專利權)人: | 淮南川石化工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01D53/18 | 分類號: | B01D53/18;F23G7/06 |
| 代理公司: | 廣州高炬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44376 | 代理人: | 曾淑劍 |
| 地址: | 232072 安徽省淮南*** | 國省代碼: | 安徽;3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vocs 工業 廢氣 處理 系統 | ||
本發明屬于廢氣處理技術領域,具體的說是一種VOCs工業廢氣處理系統;包括VOCs工業廢氣凈化塔、進氣管和出氣管,所述VOCs工業廢氣凈化塔包括塔身和塔頂,所述塔頂安裝在塔身頂部,所述進氣管安裝在塔身側壁靠近底部的位置,所述出氣管塔頂上表面中央位置,所述塔身側壁從下到上依次設有一號文丘里管和二號文丘里管;本發明通過在VOCs工業廢氣凈化塔注入柴油作為吸收劑,并通過在塔身側壁的二號文丘里管所設置的燃燒單元,綜合運用吸收法和焚燒法對VOCs工業廢氣進行處理,不僅使得VOCs工業廢氣中的有害成分被除去得更加徹底,而且對柴油吸收劑進行了合理處置,避免了二次污染,極大減少了對環境的危害。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廢氣處理技術領域,具體的說是一種VOCs工業廢氣處理系統。
背景技術
VOCs(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即揮發性有機物,是一類化學物質的統稱。VOCs是對人體有害物質,對人體的危害主要有兩個方面:其一為其有害成分直接影響人體健康,其二是VOCs會形成PM2.5前體物,從而間接影響人體健康。VOCs組成復雜,主要包括烷烴、烯烴、芳香烴、鹵代烴、含氧烴、氮烴、硫烴、低沸點多環芳烴等。其中常見的VOCs種類有甲苯、二甲苯、對-二氯苯、乙苯、苯乙烯、甲醛、乙醛等等。工業排放是主要的VOCs污染來源,具有排放集中、排放強度大、濃度高、組分復雜的特點。
目前工業上對VOCs的治理方法主要有吸附法、吸收法、冷凝法、膜分離法、生物降解法和焚燒法等,簡要介紹如下:
1)吸附法:是采用吸附劑,將廢氣混合物中的污染物積聚或凝縮在表面,達到分離去除目的。該方法工藝簡單,凈化效率高,一次投資少,運行費用低,但系統阻力較大,容易堵塞,且再生效率不高,適用于中低濃度的VOCs的凈化。
2)吸收法:即洗滌法,是利用吸收劑選擇吸收廢氣中各混合組分或者某種組分,達到凈化廢氣的目的。該法設備簡單,維護方便,系統阻力小,能耗低,但凈化效率不高,處理后的尾氣很難達到國標要求。
3)冷凝法:是將廢氣降溫至VOCs成份之露點以下,使之凝結為液態后加以回收的方法。多用于高濃度、單一組分有回收價值的VOCs的處理。該法可有效回收廢氣中的有效成分,缺點是處理成本較高,技術復雜。
4)膜分離法:采用人工合成的膜分離VOCs物質。適用于高濃度VOCs處理。該法可有效回收廢氣中的有效成分,回收效率高,缺點是成本高,會造成膜污染,另外膜的穩定性也差。
5)生物降解法:利用微生物對廢氣中的污染物進行消化代謝,將污染物轉化為無害的水、二氧化碳及其它無機鹽類。該法能耗低、費用低,缺點是占地面積大,使用范圍有限。
6)焚燒法:廢氣中所含有機物均為可燃燒物質,焚燒法就是將廢氣直接引入專用的加熱爐焚燒。該法對于低濃度廢氣焚燒徹底,缺點是處理能耗相對較高。
從以上分析比較可以看出,現行的各種VOCs治理方法各有優點,也都有其不足之處。隨著新環保法的實施,對環保要求越來越高,綜合運用多種方法對VOCs工業廢氣進行處理才能更好地實現對環境的保護。
在中國發明專利(申請號:2015106809118)中,本發明提供了一種VOCs廢氣處理設備,包括洗滌塔、干燥過濾箱、氣體處理器以及引風系統,氣體處理器包括UV光催化處理器和等離子處理器;本發明中的VOCs廢氣處理設備處理效率更高、安全性更高、廢氣處理更徹底;此外,利用該設備處理VOCs廢氣,可以大大減低能耗,由于結構簡單,維護方便,大大降低了使用成本;但是,該發明主要運用吸收法使VOCs廢氣依次通過洗滌塔、干燥過濾箱、氣體處理器和引風系統來處理廢氣,利用吸收劑除去廢氣中的灰塵,但僅利用吸收法很難較為徹底地除去VOCs工業廢氣中的有害成分,而且又沒有對反應的吸收劑進行合理處置,容易造成二次污染,又增加多道廢水處理工序,使得VOCs廢氣處理效率低,VOCs廢氣處理成本增加;使得該技術方案受到限制。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淮南川石化工科技有限公司,未經淮南川石化工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948825.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