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低濃度、細粒尾礦脫水處理裝置及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2010945901.3 | 申請日: | 2020-09-10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998626B | 公開(公告)日: | 2022-02-01 |
| 發明(設計)人: | 齊美超;吳新義;陳五九;梁峰;吳紅;李保健;陶榮華;胡冬林;石剛;潘猛;李澍 | 申請(專利權)人: | 安徽馬鋼張莊礦業有限責任公司;安徽馬鋼礦業資源集團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26B9/06 | 分類號: | F26B9/06;F26B23/00;F26B25/00;B07B1/04 |
| 代理公司: | 馬鞍山市金橋專利代理有限公司 34111 | 代理人: | 文香達 |
| 地址: | 237000*** | 國省代碼: | 安徽;3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濃度 細粒 尾礦 脫水 處理 裝置 方法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低濃度、細粒尾礦脫水處理裝置及方法,屬于尾礦脫水處理技術領域,包括外套筒、脫水機構、驅動機構、頂蓋和進料機構,所述外套筒的中部安裝有脫水機構,所述脫水機構的側壁上滑動連接有驅動機構,所述外套筒的頂部安裝有頂蓋,所述頂蓋的中部安裝有進料機構;脫水機構包括一級脫水倉、二級脫水倉、三級脫水倉、供熱組件、齒條邊、螺旋流道、篩砂板、礦料出口和擋板。采用封閉式分級倉加熱脫水處理尾砂礦石,以混凝土骨料為導熱介質,與礦砂接觸面積大,導熱均勻且避免過熱,以熱量將濕礦石內部的水分烘干,實現快速高效脫水,且屏蔽放射性元素,構建安全的脫水環境。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尾礦脫水處理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低濃度、細粒尾礦脫水處理裝置及方法。
背景技術
工業固體廢棄物綜合利用率在60%左右,而尾礦的綜合利用率平均不到10%。尾礦已成為我國工業目前產出量最大、綜合利用率最低的固體廢棄物。隨著資源的不斷短缺,環境保護意識的不斷提高以及國家政策的宣傳和經濟支持,近幾年來,各大科研院所及企業針對尾礦資源開展了專項或系統研究,拓展了尾礦的應用領域,提高了尾礦的利用率。專家預測,尾礦綜合利用將是21世紀礦產綜合利用范圍最廣、潛力最大的領域,將成為人們爭先利用的新資源。目前國內外尾礦的綜合利用研究主要集中在尾礦再選、生產建筑材料、用于制作肥料、充填礦山采空區和尾礦復墾等方面,建筑行業中尾礦砂可用于公路道渣、免燒尾礦磚、蒸養磚、燒結磚、空心砌塊、輕質材料等。尾礦還可以替代鐵粉作為水泥熟料的生產、替代混凝土骨料等,尾礦需要利用前需要進行取樣多元素分析、放射性核素限量檢測,尾礦分級脫水,尾礦綜合利用,目前尾礦脫水的設備和方法是針對不含有放射性元素的礦石使用,含有放射性元素的濕礦石通常采用硫酸鋇為原料制備的防輻射箱體內存儲,硫酸鋇不能受熱,導致含有放射性元素的礦石無法高效快速的脫水。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低濃度、細粒尾礦脫水處理裝置及方法,采用封閉式分級倉加熱脫水處理尾砂礦石,以混凝土骨料為導熱介質,與礦砂接觸面積大,導熱均勻且避免過熱,以熱量將濕礦石內部的水分烘干,實現快速高效脫水,且屏蔽放射性元素,構建安全的脫水環境,避免含有放射性元素的礦石向外界輻射,提高人體健康保障,以解決上述背景技術中提出的問題。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如下技術方案:一種低濃度、細粒尾礦脫水處理裝置,包括外套筒、脫水機構、驅動機構、頂蓋和進料機構,所述外套筒的中部安裝有脫水機構,所述脫水機構的側壁上滑動連接有驅動機構,所述外套筒的頂部安裝有頂蓋,所述頂蓋的中部安裝有進料機構;
所述脫水機構包括一級脫水倉、二級脫水倉、三級脫水倉、供熱組件、齒條邊、螺旋流道、篩砂板、礦料出口和擋板,所述一級脫水倉的內側設有二級脫水倉,所述二級脫水倉的內側設有三級脫水倉,所述三級脫水倉的中部安裝有供熱組件,所述一級脫水倉的外壁上固定連接有齒條邊,所述一級脫水倉、二級脫水倉和三級脫水倉中沿內壁開設有螺旋流道,所述螺旋流道的下端端口處呈弧形凸起狀,且固定連接有篩砂板,所述篩砂板的一端焊接有擋板,另一端與礦料出口相互連通,所述篩砂板的上方為螺旋流道的上端端口;
所述驅動機構包括驅動電機、齒輪、驅動板、氣缸組件、滑槽和弧頂推鏟,驅動板的一端安裝有驅動電機,驅動電機與齒輪相互連接,齒輪與齒條邊相互嚙合,驅動板的下端面開設有三個滑槽,三個滑槽分別滑動連接一級脫水倉、二級脫水倉和三級脫水倉,相鄰滑槽之間設有弧頂推鏟;
所述進料機構包括梯形板、進料口、礦石篩選板和卡板,頂蓋的上表面固定連接有梯形板,梯形板的每層階梯上均開設有進料口,相鄰進料口之間通過礦石篩選板相互連接,且進料口的中部通過螺栓連接有卡板。
進一步地,所述氣缸組件的頂端固定連接驅動板,下端固定連接弧頂推鏟。
進一步地,所述頂蓋的中部設有內腔,內腔的上方板體和下方板體上開設有相互交錯的氣孔。
進一步地,所述螺旋流道中填充有鍶水泥制備的混凝土骨料。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安徽馬鋼張莊礦業有限責任公司;安徽馬鋼礦業資源集團有限公司,未經安徽馬鋼張莊礦業有限責任公司;安徽馬鋼礦業資源集團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945901.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