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基于銅納米粒子填充SiC通孔的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010942887.1 | 申請日: | 2020-09-09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018031A | 公開(公告)日: | 2020-12-01 |
| 發明(設計)人: | 楊文華;萬建坤;葉錫名 | 申請(專利權)人: | 合肥工業大學 |
| 主分類號: | H01L21/768 | 分類號: | H01L21/768;H01L23/532 |
| 代理公司: | 安徽省合肥新安專利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34101 | 代理人: | 盧敏 |
| 地址: | 230009 安*** | 國省代碼: | 安徽;3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基于 納米 粒子 填充 sic 方法 | ||
1.一種基于銅納米粒子填充SiC通孔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是以含銅納米粒子的漿料作為SiC通孔的填充材料。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漿料的配制方法為:
將銅納米粒子浸入甲酸溶液中并超聲分散均勻,再置于真空干燥箱內蒸發剩余甲酸,獲得甲酸處理后銅納米粒子;
將異丙醇胺、丁醇、甲醇按質量比1:1:1混合并攪拌均勻,獲得混合液;按照甲酸處理后銅納米粒子與混合液的質量比為2:3,將所述甲酸處理后銅納米粒子加入到所述混合液中,超聲分散均勻,即獲得含銅納米粒子的漿料。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銅納米粒子的尺寸為10-30nm。
4.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驟:
(1)利用ICP刻蝕技術在SiC基片正面形成盲孔;
(2)在SiC基片正面及所述盲孔的內壁上沉積一層SiO2保護層;
(3)在SiC基片正面的外圍區域涂抹光刻膠,使得SiC基片正面的中間位置形成一個方形區域,且所述盲孔位于方形區域內;
(4)在SiC基片的正面反復填充含銅納米粒子的漿料,保證盲孔內填滿漿料,且在盲孔上方、SiC基片正面形成所需厚度的漿料層;
(5)去除光刻膠,即在SiC基片正面的方形區域內形成銅納米粒子漿料焊盤;
(6)對SiC基片背面進行研磨、拋光處理,使得其露出填充有銅納米粒子漿料的盲孔,隨后進行清洗并烘干;
在背面非盲孔區域沉積SiO2保護層,并在SiC基片背面的外圍區域涂抹光刻膠,使得SiC基片背面中間位置形成一個與步驟(3)尺寸相同、位置對應的方形區域;然后在SiC基片背面反復填充含銅納米粒子的漿料,使得SiC基片背面形成所需厚度的銅納米粒子漿料層;隨后去除外圍光刻膠,即在SiC背面的方形區域內形成銅納米粒子漿料焊盤,完成SiC通孔的填充。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1)中,所述盲孔的孔徑為10~70μm、深度為50~200μm。
6.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4)與步驟(6)所述填充含銅納米粒子的漿料的方法為:將SiC基片放在燒杯中,在基片表面滴上數滴含銅納米粒子的漿料,然后將燒杯放入超聲清洗機中超聲振蕩30min,最后將基片取出并放在160℃的干燥箱中干燥15min。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合肥工業大學,未經合肥工業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942887.1/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同類專利
- 專利分類
H01L 半導體器件;其他類目中不包括的電固體器件
H01L21-00 專門適用于制造或處理半導體或固體器件或其部件的方法或設備
H01L21-02 .半導體器件或其部件的制造或處理
H01L21-64 .非專門適用于包含在H01L 31/00至H01L 51/00各組的單個器件所使用的除半導體器件之外的固體器件或其部件的制造或處理
H01L21-66 .在制造或處理過程中的測試或測量
H01L21-67 .專門適用于在制造或處理過程中處理半導體或電固體器件的裝置;專門適合于在半導體或電固體器件或部件的制造或處理過程中處理晶片的裝置
H01L21-70 .由在一共用基片內或其上形成的多個固態組件或集成電路組成的器件或其部件的制造或處理;集成電路器件或其特殊部件的制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