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可吸收帶線錨釘及其制備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010939487.5 | 申請日: | 2020-09-09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007216A | 公開(公告)日: | 2020-12-01 |
| 發明(設計)人: | 胡艷飛;王云兵;董超杰;羅宇星 | 申請(專利權)人: | 花沐醫療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A61L31/06 | 分類號: | A61L31/06;A61L31/02;A61L31/14;A61L17/12;A61L17/10;A61B17/064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南長風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1674 | 代理人: | 鄭海 |
| 地址: | 200131 上海市浦東新區***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吸收 帶線錨釘 及其 制備 方法 | ||
本發明屬于醫療設備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可吸收帶線錨釘及其制備方法。帶線錨釘包括錨釘和縫線,所述錨釘的材料由聚乳酸和無機磷酸鈣復合而成,所述聚乳酸為左旋聚乳酸(PLLA)或左旋?外消旋聚乳酸(PLDLLA)或兩者組合,所述無機磷酸鈣為羥基磷灰石(HA)或β?磷酸三鈣(TCP)或兩者組合,所述縫線由可吸收單絲材料編織而成,所述可吸收單絲材料包括聚乳酸?羥基乙酸(PLGA)、聚己內酯(PCL)、聚對二氧環己酮(PPDO)、聚羥基脂肪酸酯(PHA)、聚羥基丁酸(PHB)中的一種或多種。本發明的錨釘采用聚乳酸與磷酸鈣復合而成,同時采用可吸收縫線,在骨與軟組織長合的同時進行降解、吸收,達到完美的生物學融合。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醫療設備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可吸收帶線錨釘及其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帶線錨釘是一種將損傷后的軟組織與骨連接的植入性醫療器械,目前在運動醫學的肩袖修復,肘關節、膝關節、腕關節修復等許多領域得到了廣泛的應用。帶線錨釘由縫線和錨釘兩個組件組成,最近5年,臨床上使用的帶線錨釘的材料主要包括鈦合金、聚醚醚酮(PEEK)等。
雖然鈦合金和PEEK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但是這兩種材料無法被吸收,錨釘與骨之間無法進行融合。可吸收錨釘由于其對韌帶的剪切小、可吸收、骨與軟組織可以達到完美生物學融合,是帶線錨釘技術發展的趨勢,但是目前報道的可吸收錨釘均采用的不可吸收的縫線,這種縫線長期停留在人體中,也會導致炎癥反應。
目前亟需一種錨釘與縫線均可降解、吸收的器件,使骨與軟組織達到完美的生物學融合。
發明內容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可吸收帶線錨釘及其制備方法,其錨釘與縫線均可降解、吸收,能夠使骨與軟組織達到完美的生物學融合。
本發明的第一個目的是提出一種可吸收帶線錨釘,包括錨釘和縫線,所述錨釘的材料由聚乳酸和無機磷酸鈣復合而成,所述聚乳酸為左旋聚乳酸(PLLA)或左旋-外消旋聚乳酸(PLDLLA)或兩者組合,所述無機磷酸鈣為羥基磷灰石(HA)或β-磷酸三鈣(TCP)或兩者組合,所述縫線由可吸收單絲材料編織而成,所述可吸收單絲材料包括聚乳酸-羥基乙酸(PLGA)、聚己內酯(PCL)、聚對二氧環己酮(PPDO)、聚羥基脂肪酸酯(PHA)、聚羥基丁酸(PHB)中的一種或多種。
進一步的,所述聚乳酸的重量百分比為60-85%,無機磷酸鈣的重量百分比為15-40%。
進一步的,所述聚乳酸的數均分子量為10-100萬。
進一步的,所述左旋聚乳酸的數均分子量為40-100萬。
進一步的,所述無機磷酸鈣材料的粒徑為2-50微米。
進一步的,所述聚乳酸通過環氧乙烷滅菌或輻照滅菌后分子量為10~50萬。
進一步的,所述聚乳酸通過環氧乙烷滅菌或輻照滅菌后分子量為10~30萬。
進一步的,所述縫線的單絲直徑為0.2-0.8mm,單絲分子量為10-100萬。
進一步的,所述縫線由100-500股單絲編織而成,每股單絲含有60-100根單絲,單絲經環氧乙烷滅菌或輻照滅菌后分子量為10~30萬。
本發明的第二個目的是提出上述可吸收帶線錨釘的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將聚乳酸和無機磷酸鈣分別進行烘干,然后混合均勻;
(2)將混合均勻的材料進行熔融共混,熔融區溫度設置為190~220℃;將共混物擠出進行造粒得到復合材料粒子;
(3)將復合材料粒子通過注塑加工得到錨釘,加熱溫度為200℃~250℃,注塑壓力為200~500bar;
(4)將可吸收單絲編織成縫線;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花沐醫療科技(上海)有限公司,未經花沐醫療科技(上海)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939487.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