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靜電除塵除霧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010936022.4 | 申請日: | 2020-09-08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007755A | 公開(公告)日: | 2020-12-01 |
| 發明(設計)人: | 李艷 | 申請(專利權)人: | 萊西市兩山環境生態科技中心 |
| 主分類號: | B03C3/017 | 分類號: | B03C3/017;B03C3/74;B03C3/78;B03C3/04 |
| 代理公司: | 深圳紫晴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44646 | 代理人: | 程玉紅 |
| 地址: | 266000 山東省***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靜電 除塵 方法 | ||
1.一種靜電除塵除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靜電除塵除霧方法是由靜電除塵除霧器來完成的,具體包括如下步驟:
S1將外部水源接入噴淋水管;
S2在抽風機的負壓抽吸下,灰塵經吸塵筒進入風箱中,當灰塵或者酸霧穿過吸塵筒時會被環形陰極和陽極之間的高壓電場電離,被電離的灰塵或者酸霧朝向環形陰極移動并吸附于其上完成除塵作業;
所述靜電除塵除霧器包括接水箱(3),所述接水箱(3)整體呈矩形結構,其頂端支撐焊接連通有一處風箱(2),此風箱(2)的底板為傾斜支撐結構,且風箱(2)的頂端中間處焊接連通有一處圓形吸塵筒(1);所述吸塵筒(1)包括環形陰極(101)和陽極(102),所述吸塵筒(1)圓周內壁的中間段上固定設置有一處環形陰極(101),此環形陰極(101)的截面為三角形,且吸塵筒(1)內部空間的中心處吊撐焊接有一處陽極(102);所述陽極(102)為圓餅狀上下兩端錐形凸起結構,且陽極(102)與環形陰極(101)水平等高;所述吸塵筒(1)的圓周外壁上鎖緊固定有一處電機(5);所述電機(5)包括主動齒輪(501),所述電機(5)的轉軸穿過風箱(2)的頂板,且電機(5)轉軸的尾端套裝有一處主動齒輪(501);所述風箱(2)的尾端聚風罩上鎖緊固定有一處抽風機(4),且風箱(2)的內部滑動安裝有四處刷桿(7);所述陽極(102)的吊裝軸上轉動安裝有一處刷擦架(6);所述風箱(2)包括橫撐定位軸(201)和噴淋水管(202),所述風箱(2)尾部空間的頂端位置貫穿焊接有一處噴淋水管(202),此噴淋水管(202)相鄰位于主動齒輪(501)的后側,且風箱(2)左右側壁的下半部分上對稱焊接有兩處橫撐定位軸(201);所述刷擦架(6)整體由中心位置的上下兩處轉環,兩處梯形框以及外側兩處豎撐刷板共同焊接組成,其中兩處梯形框的傾斜撐板上以及兩處豎撐刷板上均通過魔術貼固定有毛刷,且兩處豎撐刷板的中間段均呈V形凸起結構;所述刷擦架(6)兩處梯形框與陽極(102)的表面刷擦接觸,且刷擦架(6)外側的兩處豎撐刷板與吸塵筒(1)的圓周內壁刷擦接觸,兩處豎撐刷板中間V形凸出段對應與環形陰極(101)的斜刨面卡套配合并刷擦接觸;所述刷擦架(6)包括齒圈(601)和從動齒輪(602);所述刷擦架(6)的底部焊接吊置有一處齒圈(601),此齒圈(601)的底部中心處吊撐安裝有一處從動齒輪(602),且齒圈(601)對應與主動齒輪(501)接觸嚙合;四處所述刷桿(7)等距間隔排列焊接組成了一處清掃架,此清掃架通過彈簧頂推套滑于兩處橫撐定位軸(201)上,四處刷桿(7)貼近頂置于風箱(2)傾斜底板的上方。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靜電除塵除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刷桿(7)包括齒條(701),四處所述刷桿(7)的底部均通過魔術貼固定毛刷,且最左側刷桿(7)的中間段頂撐焊接有一處水平齒條(701),此齒條(701)對應與從動齒輪(602)接觸嚙合;所述噴淋水管(202)圓周外壁的底部開設有一排漏水孔,此以一排漏水孔噴出的水幕垂泄于風箱(2)的后端開口中。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萊西市兩山環境生態科技中心,未經萊西市兩山環境生態科技中心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936022.4/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用于構建IT基礎設施的裝置
- 下一篇:一種多功能可折疊LED智能護眼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