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電池充電控制方法、裝置以及終端、存儲介質有效
| 申請號: | 202010935594.0 | 申請日: | 2020-09-08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018854B | 公開(公告)日: | 2022-11-15 |
| 發明(設計)人: | 李程;賴培源;廖曉東;李奎;葉世兵;戴川;周海濤;閆永驊;梁育瑋;張躍 | 申請(專利權)人: | 廣東省華南技術轉移中心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2J7/00 | 分類號: | H02J7/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思源智匯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657 | 代理人: | 毛麗琴 |
| 地址: | 511457 廣東省廣***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電池 充電 控制 方法 裝置 以及 終端 存儲 介質 | ||
本公開提供了一種電池充電控制方法、裝置以及終端、存儲介質,涉及電池技術領域,其中的方法包括:基于電池充電歷史參數和電池實際容量值生成訓練樣本;使用訓練樣本對構建的電池實際容量預測模型進行訓練;在對電池進行充電時,使用訓練好的電池實際容量預測模型并根據電池充電當前參數進行預測處理,獲得電池實際容量預測值;根據電池實際容量預測值確定電池容量變化速度;使用預設的充電策略并根據電池容量變化速度控制充電輸入電流;本公開的方法、裝置以及終端、存儲介質,能夠在電池充電過程中,自動切換、調節充電電流,減少電池損耗,達到延長電池壽命的效果,在保證電池壽命最佳狀態下獲得最快充電速度,改善了客戶體驗。
技術領域
本公開涉及電池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電池充電控制方法、裝置以及終端、存儲介質。
背景技術
電池作為電子系統以及電子設備的動力源泉,其健康狀態與壽命狀態直接影響著系統與設備的安全、可靠、高效運行。隨著電子系統及設備的智能化水平與處理能力的提升,電池壽命帶來的一系列問題逐漸顯露。電池壽命問題是指影響電池放電能力的正負極活性材料的物化結構性質、粘性劑對涂層的粘結強度、隔膜的質量等在循環充放電過程中的逐漸劣化。電池壽命的終止,即電池性能狀態退化到一定的閾值程度,往往導致系統或設備整體功能的失效。
電池是一個動態、時變、非線性的電化學系統,其內部的電化學機理十分復雜,在環境溫度、負載工況、氧化、腐蝕、振動等多種不確定因素的影響下,其性能狀態退化存在一定的不確定性。不規范的充電是導致電池壽命下降的重要因素之一,電池實際容量是表征電池退化狀態的重要參數。但是,目前,電池實際容量等參數在充電的狀態下通常難以直接測量,現有技術中也沒有根據電池容量變化控制電池充電過程中的相關操作,用以延長電池壽命的技術方案。
發明內容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提出了本公開。本公開的實施例提供了一種電池充電控制方法、裝置以及終端、存儲介質。
根據本公開實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種電池充電控制方法,包括:獲取電池充電歷史參數以及對應的電池實際容量值,基于所述電池充電歷史參數和所述電池實際容量值生成訓練樣本;使用所述訓練樣本對構建的電池實際容量預測模型進行訓練;在對電池進行充電時,獲取電池充電當前參數,使用訓練好的電池實際容量預測模型并根據所述電池充電當前參數進行預測處理,獲得電池實際容量預測值;根據所述電池實際容量預測值確定電池容量變化速度;使用預設的充電策略并根據所述電池容量變化速度控制充電輸入電流。
可選地,所述根據所述電池實際容量預測值確定電池容量變化速度包括:獲取電池實際容量基準值,計算所述電池實際容量預測值與所述電池實際容量基準值的差值;基于所述差值計算所述電池容量變化速度。其中,所述電池實際容量基準值包括:上一次充電后的電池實際容量值或與所述訓練樣本相對應的電池實際容量初始值。
可選地,所述電池充電歷史參數和所述電池充電當前參數包括:單次充電時長、單次充電電量、充電電流、電池平均溫度;所述使用訓練好的電池實際容量預測模型并根據所述電池充電當前參數進行預測處理,獲得電池實際容量預測值包括:設置參數采集時間間隔;基于所述參數采集時間間隔周期性地采集所述電池充電當前參數,并將所述電池充電當前參數輸入所述電池實際容量預測模型,獲取所述電池實際容量預測模型輸出的所述電池實際容量預測值。
可選地,所述電池容量變化速度包括:電池容量下降速度;所述使用預設的充電策略并根據所述電池容量變化速度控制充電輸入電流包括:確定電池容量下降速度閾值;基于所述參數采集時間間隔周期性地判斷所述電池容量下降速度是否小于或等于所述電池容量下降速度閾值;如果是,則將所述充電輸入電流設置為預設的最大充電電流;如果否,則將所述充電輸入電流設置為預設的、與最小電池實際容量下降速度對應的電流。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廣東省華南技術轉移中心有限公司,未經廣東省華南技術轉移中心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935594.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