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基于智能控制的激光植物生長燈在審
| 申請號: | 202010934865.0 | 申請日: | 2020-09-08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901921A | 公開(公告)日: | 2020-11-06 |
| 發明(設計)人: | 黃淵博;王江;萬文昌;石明明;鄒軍;徐慧 | 申請(專利權)人: | 上海應用技術大學;邵陽市亮美思照明新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5B45/12 | 分類號: | H05B45/12;H05B45/20;H05B45/325;A01G7/04 |
| 代理公司: | 上海漢聲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31236 | 代理人: | 胡晶 |
| 地址: | 200235 上海***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基于 智能 控制 激光 植物 生長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基于智能控制的激光植物生長燈,包括:激光模塊,用于發射紅色激光和藍色激光;光強檢測模塊,用于檢測外界紅光和藍光光強,且與所述激光模塊電連接;電源模塊,與所述激光模塊電連接;控制模塊,與所述光強檢測模塊和所述激光模塊均電連接;所述光強檢測模塊檢測到外界紅光和藍光光強低于植物生長所需的最低預設值時,所述控制模塊控制所述激光模塊增強所述紅色激光和所述藍色激光的發射功率;外界紅光和藍光光強高于植物生長所需的最高預設值時,控制所述激光模塊降低所述紅色激光和所述藍色激光的發射功率。該生長燈可自動調光,且成本低。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植物生長燈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基于智能控制的激光植物生長燈。
背景技術
光是光合作用進行的原動力,光照度是植物生長的重要環境因素。在自然環境中,照到植物上的光譜組成是在不斷轉變的,導致植物補光不充分,因而需要采用人工光源補光。
目前市面大棚和植物工廠中所運用的補光設備,主要都是單一波長或者是多種波長合并的LED光源,但由于LED燈其本身原因,發光角度過于分散,這導致大規模進行植物補光時,需要大量的LED燈以及過多的電能消耗,以及封閉下LED產生的溫度使得其本身的壽命、光衰受到極大的影響,難以大規模應用,而在植物工廠中僅只能針對某一種類型植物或者某種特殊需求的植物才可使用,倘若需要大范圍種植多種類型植物,或是需要種植多種植需求植物就必須更多的照明設備和種植面積。因此,人們想到了使用激光作為植物的補光光源,但目前人們對激光植物生長燈的光照控制大多使用基于傳統光源的簡單開關控制模式,無法根據環境的改變進行相應的光強度應變,也會造成不必要的補光。
另外,目前的激光植物生長燈的調控模式大多是采用了MCU來輸出PWM脈寬的控制方式,雖然控制光強精度非常高,并且價格也不便宜,但是在實際應用中并不會精確補光的光強。
發明內容
為解決上述問題,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基于智能控制的激光植物生長燈,該生長燈可自動調光,且成本低。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的技術方案為:
一種基于智能控制的激光植物生長燈,包括:
激光模塊,用于發射紅色激光和藍色激光;
光強檢測模塊,用于檢測外界紅光和藍光光強,且與所述激光模塊電連接;
電源模塊,與所述激光模塊電連接;
控制模塊,與所述光強檢測模塊和所述激光模塊均電連接;
所述光強檢測模塊檢測到外界紅光和藍光光強低于植物生長所需的最低預設值時,所述控制模塊控制所述激光模塊增強所述紅色激光和所述藍色激光的發射功率;外界紅光和藍光光強高于植物生長所需的最高預設值時,控制所述激光模塊降低所述紅色激光和所述藍色激光的發射功率。
根據本發明一實施例,所述控制模塊包括依次電連接的反相放大器、三極管放大器和非線性變阻管,所述光強檢測模塊與所述反相放大器電連接,所述激光模塊與所述非線性變阻管電連接。
根據本發明一實施例,所述激光模塊包括紅光激光二極管和藍光激光二級管。
根據本發明一實施例,所述光強檢測模塊包括紅光光敏二極管和藍光光敏二極管。
根據本發明一實施例,包括連接于所述激光模塊的散熱模塊。
根據本發明一實施例,所述散熱模塊包括半導體制冷片和風扇。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上海應用技術大學;邵陽市亮美思照明新科技有限公司,未經上海應用技術大學;邵陽市亮美思照明新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934865.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